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的“流體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19 10:33:46
研究生擴招以后,很多研究生并不是因為對科學研究抱有濃厚的興趣、期望成為科研群體的一員來求學,而是迫于就業不易的壓力、滿足報考公務員的門檻要求、不愿過早獨立面對社會等多種原因選擇了繼續深造。因此,這些學生在研究生學習階段,導師很難激發他們的科研熱情。導師面臨的一個極為尖銳的問題是:如何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積極性?
要想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積極性,導師必須要讓學生在從事科研的過程中逐漸體會到“流體驗”。所謂“流體驗”,也叫“心流體驗”,源自英文flow,這一概念是由積極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提出的,是指一個人較長時間集中精力并獲取幸福感的狀態。當一個人擁有“流體驗”時,會忘我地工作,完全沉浸于正在完成的任務,忘記外面的世界,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很快就流逝。
每個人都應當曾經體驗過“流體驗”,因為日常生活中很多活動都能帶給人“流體驗”,只是不同的活動所能產生的“流體驗”頻率和強度各有不同。根據西卡森特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1997)的研究成果:唱歌、踢球、電腦游戲等業余愛好最能帶給人“流體驗”,學習、科學研究、工作等也屬于較容易產生“流體驗”的活動,而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等則幾乎不產生“流體驗”。根據這一研究結果,可以解釋部分研究生的生存狀況和心理狀態:一部分研究生的“流體驗”只來源于電腦游戲,因為他們本來就只想拿個文憑,對科學研究毫無興趣,天天注重業余愛好帶給自己的享受,加上導師實施“放養式”教學,電腦游戲成為打發時間的最佳選擇;一部分研究生由于缺少科研能力,對導師安排的工作任務難以完成,“債多不愁”的心態使其對很多事情都抱持無所謂的態度,他們的生活較為枯燥,成天窩在宿舍睡大覺,當宅男,而這些活動如前所述,帶不來任何的幸福感;而絕大部分的研究生,承擔著繁重的科研工作,是科學研究的主力軍,科學研究對他們的影響各異,他們中有的樂此不疲,有的得過且過,有的甘之如飴,有的痛不欲生。同樣是從事科學研究的研究生,為什么在“流體驗”方面會存在如此大的差別呢?
這是因為,很多研究生在參與科研工作的時候,常常遭遇非“流體驗”。非流體驗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
一是分離體驗,即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大大超過了所面臨的挑戰,完成科研任務的過程缺少創造性,僅僅是一種簡單重復勞動。例如,一個文字處理軟件運用嫻熟的研究生,被迫每天對大量的文檔進行排版,這必然造成他在思想上逐漸產生懈怠情緒,其厭倦感與日俱增。再如,很多研究生在完成工作任務時,常常運用“復制+粘帖”式的簡單方法對其他研究者的學術成果進行不規范使用,盡管研究生的能力足以應付這些工作,其完成任務時也有輕松感,控制力度也較強,但這樣做不僅在學術上存在失范的道德風險,而且長此以往,研究生渴望自我實現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壓抑,逐漸淪為迫于外在目的而缺少自我創造的“工具性”人才。
二是茫然體驗,即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能力不足以應付所面臨的挑戰,科研成果遲遲無法獲得或者達不到規定的質量要求,導致研究者信心喪失,產生自暴自棄的沖動。這種情況在低年級的研究生身上比較普遍。由于低年級學生在學術能力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而導師所要求的科研工作任務完成質量較高,二者之間的落差增加了研究生的不安情緒,其焦慮感長期揮之不去。例如,一個新入學的研究生,導師要求他針對某一小問題,高質量地完成一篇囊括國內外最新研究動態的綜述性論文,這對不擅長于閱讀英文文獻的學生而言就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工作。一旦學生在知識結構和智能優勢方面都存在完成這一任務的短板,孤立無援、不知所措的主觀體驗將占據上風。
三是冷漠體驗,即雖然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所面臨的挑戰相匹配,但是由于此時的挑戰處于較低層面,工作缺少真正的挑戰性,所以很難激發成就感。例如,導師安排學生去機場接送客人、收發信件、寄送材料等,都屬此類。研究生大多具備了完成這些事情的能力,但是如果天天只做這些迎來送往、沒有多少科技含量的事,研究生難免不會產生已淪為“勤雜工”的念頭。
研究生要想在科研工作中產生真正的“流體驗”,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必須與其面臨的挑戰相匹配,二是其所面臨的挑戰必須處于一般水平之上。能級匹配確保了研究生在完成科研任務時較少出現分離體驗和茫然體驗,而工作任務的極具挑戰性防止了冷漠體驗的發生。
相關閱讀:
- 導師與研究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 (財富思考, 2009-12-29)
- 善待研究生,慎用淘汰制 (uwku58h, 2009-12-30)
- 轉:愚蠢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心情se567, 2009-12-31)
- 研究生階段的培養是一個關鍵環節,但不是最終目標 (jeirf3uwd, 2010-1-06)
- 研究生才是學術研討會的真正主角 (JJSIE--NNE, 2010-1-07)
- 研究生自我認知障礙 (LUMGR, 2010-1-07)
- 研究生生活的“美”與“不美”是因人而異的 (JJSIE--NNE, 2010-1-10)
- 研究生擇師之道:明辨 (JJSIE--NNE, 2010-1-14)
- 研究生開題時的主要問題 (ees人生無奈, 2010-1-16)
- 研究生同門之間是同事關系 (JJSIE--NNE, 2010-1-16)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研究生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