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上海大學生就業狀況白皮書“出爐”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4-15 15:31:01

    目前的就業市場上,哪些學科的大學畢業生最“熱銷”?上海高校畢業生主要流向哪些行業和地區?對于大學畢業生,用人單位有著怎 樣的期盼?……就業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民生話題;而高校畢業生就業,則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日,《2009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白皮書“出爐”,對2009年上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作了全景式描摹。與此同時,市教委有關部 門與復旦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教育服務中心合作完成《2009屆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調研報告》,通過對本市58所高校、1萬多名2009屆畢業生以及 368家用人單位的問卷調查或走訪調研,進一步掌握高校畢業生就業行情。

        2010年上海高校共有畢業生16.8萬人,比2009年再增加1萬人,增幅為6.3%。所以,在眼下精讀這份2009白皮書和調研報告, 對要就業的、招就業的、促就業的,甚至正準備進大學選專業的,都是一份難得的重要數據。

        【“要就業的”看這里】

        畢業生“流”向哪里?

        新聞視點:女生比男生更難就業嗎?

        2009白皮書:如今女生已非就業弱勢群體,2009屆上海高校本科畢業生中女生的就業率比男生還高了2.42個百分點。可以說,“巾幗不 讓須眉”。

        15.8萬,是2009屆上海高校畢業生總數。

        在受到金融危機沖擊的這一年,2009屆上海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實際就業人數有所增加。截至2009年9月1日,總 體就業率為90.63%。其中,研究生就業率為94.38%,本科生就業率為90.71%,專科(高職)畢業生就業率為88.58%。

        業內人士指出,如今女生已非就業弱勢群體。無論男女畢業生,都呈現學歷層次越高就業率越高的趨勢。而且,女生的就業率除了研究生學歷層次 外,其它的都高于男生。

        此外,上海學生的“戀滬情結”不再濃重。2009年留滬就業的畢業生總人數為12萬人,占畢業生總數比例比2008年下降了11%。與此同 時,2009年畢業生參加“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和村官計劃的報名人數和錄用人數較2008年顯著提高,其中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的報名與錄取人數都是歷 年來最多的一次。可見,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已經意識到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感,他們在擇業的過程中不只是考慮生活的舒適。從這一代“80后”畢業生身上,務實 和奉獻的精神清晰可見。

        截至2009年9月1日,上海共接收畢業生在滬就業數量約12萬人(不含升學和出國人數)。其中,接受非上海生源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 3.06萬人。海納百川的上海,以戶籍引進和人才居住證引進等政策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在2009年引進的非上海生源高校畢業生本科以上學歷層次中,引進總 人數排在前三位的學科依次為工學、管理學和文學。

        【“招就業的”看這里】

        學歷水平決定薪酬?

        新聞視點:對一名新招的本科畢業生,到底給多少薪水合適?

        2009調研報告:本科生的第一份薪水,中值在2900元,但專業差異影響較大。

        在對調研問卷深入分析后,專家發現薪酬水平與高校層次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211”高校畢業生薪資水平最高,畢業生收入的中值為3700 元,其次為市屬本科高校,高職高專院校最低。

        同時,薪酬水平受學歷層次、專業差異影響也較大。博士生薪資水平最高,畢業生收入的中值為4750元;其后依次為碩士生、本科生,他們收入 的中值分別為4000元和2900元;高職高專最低,畢業生收入的中值為1900元。由此看來,畢業生的薪資基本與學歷水平成正比關系,這也從一定程度上 說明了社會和用人單位對知識價值的認可。

        就行業而言,調研顯示,薪資最高的是金融保險業。雖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金融保險業的招聘計劃有所縮減,但畢業生薪資情況卻未受很大影響, 仍以中值4000元領跑所有行業。排名第二的是國家機關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中值為3500元,其后依次為建筑業、電力煤氣水產業、科研機構和綜合技術服 務業、社會服務業,最低的是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

        在被調查的研究生八大類專業中,通訊與信息系統畢業生的薪資水平處于第一位。其他專業如行政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外語類、計算機軟件、企 業管理和環境工程差異不大,基本薪資都在3500元—4500元左右。

       在本科生中,國際經濟與貿易及經濟學類畢業生薪資明顯高于其他專業。一些優秀的經濟類專業畢業生仍受到市場熱捧,薪資與2008年基本持平。 其他專業薪資排行依次為會計學、工商管理、藝術設計、英語、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和電氣工程及自動化。

        在高職高專不同專業畢業生中,薪資情況總體差異不大。最高的是會展策劃與管理,中值為2000元,其后依次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商務英語、電 氣自動化技術、物流管理、旅游管理、文秘和護理。可見隨著上海的發展,加上世博會的日益臨近,對于會展策劃、商務英語等幾類畢業生的需求會日益增加,相應 的薪資水平也在提升。

        【“促就業的”看這里】

        增強學生哪些能力?

        新聞視點:用人單位究竟更看重院校、專業、學業還是社會實踐?

        2009調研報告:46.2%的用人單位首先看重專業,其次是“目前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而“社會實踐、項目經驗和以往的工作經驗”和 “所在院校”則被排在第三、第四位。

        調研顯示,用人單位選擇畢業生,首先重視畢業生的硬條件,其次看重畢業生軟實力。

        46.2%的用人單位在選擇畢業生時首先看重畢業生所學的專業,其次是畢業生“目前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這表明用人單位非常注重畢業生的 專業背景。而“社會實踐、項目經驗和以往的工作經驗”和“所在院校”則被用人單位排在第三、四的位置上。這表明用人單位十分重視畢業生所體現出來的硬條 件。其次,用人單位對于畢業生溝通協調能力、積極的態度和行為能力、職業道德(忠誠和責任)、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內在的“軟實力”也比較 注重。

        至于就業難的原因,調查發現,52.2%的用人單位認為:造成當前社會就業壓力如此突出的首要原因在于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過高,主要表現在 畢業生對薪酬待遇、工作職位、工作強度及工作地點等要求過高,這種認識偏差可能來自于對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轉為大眾教育的不理解和不適應。也就是說,用人 單位認為高校畢業生的職業認知和價值觀需要進一步糾偏。

        而用人單位的主要建議是:“強化專業實踐環節,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拓寬專業口徑,增強專業適應性”;“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復旦大 學一項專門調研顯示,用人單位希望學生在“加強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教育”、“加強人文知識”、“加強協作能力”、“加強管理能力”等方面豐富知識能力結 構。

        此外,有一組數據尤其值得注意:在對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評價中,用人單位評價高于學生;應屆生滿意度不滿三成,歷屆生滿意度也僅接近一半。 顯而易見,盡管部分院校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和就業指導工作已經滲透到院系,但就業指導的效果還是不甚理想。同時,就業、招生規模、專業設置的聯動反饋機制必 不可少,要讓每個學校都有特色,每個學校也都有機會。

        【“選專業的”看這里】

        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新聞視點:究竟是該選一般學校的好專業,還是好學校的一般專業?

        2009白皮書:需要綜合考慮。即使是同一專業,不同高校就業率差異也較大,排名前三位的學校就業率基本可達100%,而后三位的學校就業 率大多數很低,個別甚至低于50%。

        哪些學科的大學生最“熱銷”?工學、醫學、管理學的畢業研究生就業率,位列三甲。同時,從畢業生數量看,工學和管理學這兩門學科的畢業研究 生數量又列居前兩位。相比之下,哲學和歷史學的畢業研究生就業率相對低些,培養規模也相對較小。從不同學科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看,就業率超過90%的為工 學、歷史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和教育學,而法學學科的就業率相對較低,為85.64%。

        就具體專業而言,在2009屆上海高校碩士畢業生中,就業率最高的專業是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就業率為96.68%;在本科畢業生中,就業率 最高的專業是會計學,就業率為93.45%;在專科(高職)畢業生中,就業率最高的專業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就業率為92.51%。

        就業市場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之間的矛盾具體在哪里?用人單位認為自己能吸引畢業生求職的主要因素,是能讓學生在本單位獲得工作上的成就感。 而獲得物質回報、提高個人聲望等因素,在用人單位看來并非他們吸引畢業生求職的首要因素。這與目前畢業生選擇用人單位往往將薪資待遇因素置于前三位的現象 相矛盾,需要引起畢業生的高度重視,調整好擇業的價值取向。

        同時,在2009年引進的非上海生源高校畢業生中,引進的博士畢業生“人氣”排名前三的專業依次為有機化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外科學;引進的碩士畢 業生中,人數前三位的專業為計算機應用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引進的本科畢業生中,人數前三位的專業為土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 動化、臨床醫學;引進的專科(高職)畢業生中,最“熱”專業則為輪機工程技術、航海技術和船舶工程技術。

        不過,即使是同一專業,在不同高校就業率差異也較大,且高于專業間的差異,排名前三位的學校就業率基本可達100%,而后三位的學校就業率大多數很低,個 別甚至低于50%。這表明即使是同樣的專業背景,但因不同高校的學科基礎不同,課程教學和實踐環節有很大差異,培養的畢業生質量被社會的認同程度也會有很 大差異。專家指出,不同類型高校應科學定位和特色辦學,避免學校間大量重復開設專業。


    TAG: 大學生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