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教學科研中,每個人總會遇到一下不開心的事情,當遇到這些事情時,最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做好自己該做就可以了。很多時候很多不開心往往是自己想出來的,而不是別人給予自己的,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講,不開心往往是自己給自己施加的。特別是,很多莫名其妙的不開心是因為自己覺得別人不認可自己而引起的。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每個人自己內心都有一臺心理天平,只要自己把握準支點及平衡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因為別人的所做所為輕易改變自己的支點,打破自己的平衡,而失去自己,增加一些莫名其妙的煩惱與憂愁。堅持自己內心的心理天平的平衡,不是說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說在科研外的生活中要有堅持自我,保持快樂心態的良好的個人心理調適能力。
試想,如果整天被這煩惱和憂愁所困,還談何科研,談何進步。科研本身是一件比較艱苦的事情,如果再給自己增加一些莫名的煩惱,那就更加沒有必要。所以,解決好日常生活中這些小事,保持一顆快樂的童心,是每個科研工作者的一項必備技能。淡薄了名利,保持了自我,也就多了一份屬于自己的快樂,也就向科研成功靠近了一步。
下面是在網上找的一些保持快樂的方法,與大家分享,祝愿大家都在科研的道路一路有快樂相伴!
1.保持一個開心快樂積極向上的心情,面帶微笑
2.帶著不求回報的心態幫助一些你力所能及的人
3.多和現實生活中另人尊敬崇拜的人接觸
4.沖動是魔鬼,遇事三思而后行,凡事順其自然,事后注意總結
5.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發發呆
6.做好當下的事情,減少不必要的憂慮
7.換位思考
8.天下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相信水道渠成!
9.要生氣或發怒時,讓大腦靜幾分鐘。
10.信念堅定
心情好了看著什么都順眼,做起什么事都順心。如果每天都能保持一份好心情,那么,我們每天都是快樂和充實的。有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你可以裝出一份好心情。虛懷若谷者得天時,處事廉潔者得地利,轉危為安者得人和。
美國心理學家霍特舉過一個例子:有一天,友人弗雷德感到意氣消沉。他通常應付情緒低落的辦法是避不見人,直到這種心情消散為止。但這天他要和上司舉行重要會議,所以決定裝出一副快樂的表情。他在會議上笑容可掬,談笑風生,裝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藹可親的樣
子。令他驚奇的是,不久他發現自己果真不再抑郁不振了。弗雷德并不知道,他無意中采用了心理學研究方面的一項重要新原理:裝著有某種心情,往往能幫助他們真的獲得這種感受——在困境中有自信心,在不如意時較為快樂。
多年來,心理學家都認為,除非人們能改變自己的情緒,否則通常不會改變行為。我們常常逗眼淚汪汪的孩子說:“笑一笑呀”,結果孩子勉強地笑了笑之后,跟著就真的開心起來了。
情緒改變導致行為改變。心理學家艾克曼的實驗表明,一個人老是想像自己進入某種情境,感受某種情緒,結果這種情緒十之八九真會到來。一個故意裝作憤怒的實驗者,由于“角色”的影響,他的心率和體溫會上升。心理研究的這個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擺脫壞心情,其辦法就是
“心臨美境”。
例如,一個人在煩惱的時候,可以多回憶愉快的時候,還可以用微笑來激勵自己。當然,笑要真笑,要盡量多想快樂的事情。高聲朗讀對讀書和改變心情也有幫助,只是讀書時要有表情,且要選擇能振奮精神而非憂郁的心態。一項心理研究顯示,心情煩惱的病人帶著表情高聲朗讀后,他們的情緒會大為改善。
良好的心情對健康的積極作用是任何藥物都無法代替的;惡劣的心情對健康的危害則猶如任何病原體。
人們都愿意處于歡樂和幸福之中。然而,生活是錯綜復雜、千變萬化的,并且經常發生禍不單行的事。頻繁而持久地處于掃興、生氣、苦悶和悲哀之中的人必然會有健康問題,甚至減損壽命。那么,遇到心情不快時,如何保持一份好心情呢?
其實,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情的“砝碼”就在你的手中:
1.轉移情緒。人生的道路崎嶇不平,坎坎坷坷,難免有挫折和失誤,也少不了煩惱和苦悶。此時此刻,應迅速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方面去。比如有時碰到不順心的事情或在家中與親屬發生爭吵,不妨暫時離開一下現場,換個環境,或者同別人去侃大山,或者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娛樂娛樂。這樣很快就會把原來的不良情緒沖淡以至趕走,而重新恢復心情的平靜和穩定。
2.
憧憬未來。追求美好的未來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生存和社會進步的動力。只有經常憧憬美好的未來,才能始終保持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不管命運把自己拋向何方,都應該泰然處之。不管現實如何殘酷,都應該始終相信困難即將克服,曙光就在前頭,相信未來會更加美好。
3.向人傾訴。心情不快卻悶著不說會悶出病來,有了苦悶應學會向人傾訴的方法。首先可以向朋友傾訴,這就需要先學會廣交朋友。如果經常防范著別人的“侵害”而不交朋友,也就無愉快可談。沒有朋友的話,不僅遇到難事無人相助,也無法找到可一吐為快的對象。把心中的苦處能和盤倒給知心人并能得到安慰甚至計謀的人,心胸自然會像打開了一扇門一樣明朗。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向親人傾訴,學會把心中的委屈和不快傾訴給他們,也常會使心境立即由陰轉晴。
4.拓寬興趣。興趣是保護良好的心理狀態的重要條件。人的興趣越廣泛,適應能力就越強,心理壓力就越小。比如,同樣是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有的人覺得無所事事,很容易產生無用、被遺棄等失落感。而有的人則覺得退下來后無官一身輕,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看書、寫字、創作、繪畫、彈琴、舞劍、養鳥、釣魚、種花等等。總之,興趣越廣泛,生活越豐富、越充實、越有活力,你會覺得生活中處處充滿陽光。
5.寬以待人。人與人之間總免不了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事之間,朋友之間也難免有爭吵、有糾葛。只要不是大的原則問題,應該與人為善,寬大為懷。絕不能有理不讓人,無理爭三分,更不要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臉紅脖子粗,甚至拳腳相加,傷了和氣。應該有那種“何事紛爭一角墻,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博大胸懷和高風亮節。
6.憶樂忘憂。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時荊棘叢生,有時鋪滿鮮花,有時憂心如焚,有時其樂融融。對此應進行精心的篩選,不能讓那些悲哀、凄涼、恐懼、憂慮、彷徨的心境困擾著我們。對那些幸福、美好、快樂的往事要常常回憶,以便在心中泛起層層漣漪,激發人們去開拓未來,而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諸多的煩惱則盡量要從頭腦中抹掉,切不可讓陰影籠罩心頭,而失去前進的動力。
7.
淡泊名利。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把名利看得很重。得隴望蜀,欲壑難填,財迷心竅,官癮十足。有的為了名利,不擇手段,一旦個人目的沒達到,或者耿耿于懷,疑竇叢生;或者心事重重,一蹶不振。不要那么斤斤計較,不要把名利看得那么重,否則,容易導致心理失衡。
除此之外,還要經常鍛煉身體,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對于保持一份好心情也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