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創新?,中國科研誰之過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23 14:10:41/ 個人分類:學生
中國科研事情越來越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到底是誰的過錯呢?我就我自己的一點常識談談看法。我認為在學習和創新方面,我們過度的依靠了學習,而忽略了創新。
我對國外的科研研究了一下,發現造假在國外早期科研中的比例并不低。造假的科研人員很多都是國外歸國人員,他們學的什么我們不得而知。其實總體來看,我們缺乏創新,很多國外的造假集中在創新方面,我看,我們國家造假集中在學習方面,沒有造假在創新方面,而世界很多重大科研進展很多都是從造假開始的。有一些例子我記不清楚了,好像是有一個物理學家,自己造了一篇文章,結果后來被證實是物理創新。另外呢,我們缺乏創新的激情和能力,在科學網上活躍的這些教授,哪個有創新的能力呢,沒幾個吧?
在很長時間內,我們國家民族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很多科學進展都集中在東方文明,中國引領世界發展上千年,這個不靠著創新做不到的。所以我們應該意識到中華民族是極具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民族,造假不是我們的骨子里的東西,應該算是舶來品。
到了清朝,我們開始失去了創新能力和激情。到了清朝末期我們到了學習階段。我國很多著名人士都是學習方面的高手,我們來看看魯迅,我記得有很多文章都是在說我們落后于國外,缺少鼓勵創新的文章。還有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也是在學習,只是在毛澤東時期還和國內實際結合了一下。大部分時期內創新是占有很小比例的,這個期間,科研幾乎都是學習,創新的更小了。
建國初期,我們創新了一些東西,不能算是創新吧,也算是獨立于帝國主義做了一些工作,把別人先進的東西自己琢磨了一遍,造出了一些尖端武器。國內的學術氛圍也比較主流。到了改革開放,引進了一批不學無術的學者,為了捍衛他們的學術高地的地位,開始學習國外的先進的東西,一切都是學習,創新幾乎都消失殆盡了。究其原因,學習國外的體制和考評辦法是罪魁禍首。
到了現在我們基本上科研上沒有中國特色,清一色的抄襲國外的東西。比如做統計,發文章,教授評定等等,融合了國內國外的垃圾,造就了國內的學術界一些不學無術把持領導地位的局面。
我認為,學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創新永遠都是主流,學習是為了創新服務的。我們引領世界潮流這么長時間,為什么就落后了呢,那就是我們有一段時間沒有創新,等到落后了以后,為了快發展,就抱著學習的態度,放棄了創新。但是看看那些洋鬼子吧,他們學了中國的技術上千年,自己就悶頭搞創新了,弄出來一些槍炮,結果回過頭來就侵略。我們現在提著褲子跟在別人屁股后面,國內出了問題就比對國外,別忘了這個事情的源頭來自國外。所以處理問題別再學習了,要創新一下了。
學習是有限度的,創新是無極限的,出了問題就找國外的處理辦法,也別忘了這些問題都是國外的貽害。我們講,多學習,更要講多實踐,多創新。創新造假,不一定是假,學習造假就是造假,為什么,別人定好的答案,你造假這不是考試作弊嘛。好好創新,別老提著褲子跟人跑,創新的人也不喜歡造假。
相關閱讀:
- 中國研究生很少有一流成果的可能原因 (NVIDIA, 2010-3-04)
- 科研研究方法 (santa, 2010-3-06)
- 轉:科研中的“間諜” (yinge, 2010-3-06)
- 科研十招 (fjdlgldg, 2010-3-07)
- 王庭大:為何科學家影響力大不如前 (sclbj, 2010-3-08)
- 合肥微尺度國家實驗室:何以成為越燒越旺的“創新熔爐” (jiashan0430, 2010-3-10)
- 科研路上血的教訓 (dxkuii, 2010-3-11)
- 中國作家何以成為最大的科盲群落 (ngoir, 2010-3-12)
- 面對科研,研究生們安什么“心”? (JJSIE--NNE, 2010-3-21)
- 也談研究生在科研中碰到問題怎么辦 (JJSIE--NNE, 2010-3-22)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中國創新學習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