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路上血的教訓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11 15:59:49/ 個人分類:體會
別看我在科研上“碩果累累”,但血的教訓也令人痛心疾首。
案例一:我曾開發了一系列新催化劑,隔壁實驗室的美國老頭聞風而動請求和我合作。于是我把我的催化劑和未發表的數據毫無保留地給了他。他不但把我未發表的結果拿出去作報告,而且非常快地做了一些實驗,從他們的角度寫了文章想搶先發表。找他理論,問他還有沒有倫理道德,他說倫理道德是書里說的,對他沒有強制約束力。每個組有每個組的標準,不能把別人的標準用到他的頭上。我說:“你們投稿,至少得得到我同意,因為我是作者之一。”他反咬一口:“你在我們這篇文章里的貢獻很小的。如果你同意我們發表,名字還在;不讓我們投稿,名字去掉!”
聽了這話,我簡直想吐血,他采取的是兩種無理的策略:一種叫discredit,就是貶低你,把你說得一錢不值。另外一種叫作take it or leave
it,就是就給你兩種選擇,要么順從他,要么什么都得不到。使我憤怒的是,給我的感覺仿佛是我要靠這篇第三作者文章吃飯似的。
教訓:得到一些初步結果不要炫耀,而要注意保護知識產權。合作前應明確分工,說清楚如何分享credit。
案例二:曾有熟人找我,請我給他修改基于博士論文未發表一章的科研論文,給我第三作者。不過他說這只是設想,還沒有和他的老板說。我當時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態,還沒有等他正式發令就提前跑步了,花了一個多星期時間把文章徹底修改了一番,修改到很好的程度。但是事情就一直僵持著,最后他老板說他自己會處理的。于是,我就白做了,而他的老板很久也沒有處理這篇文章,不過這不關我的事。
教訓:管好自己的分內事。別人叫你幫忙的時候總是很誠懇的,但有時候條件不成熟,或者不是你該管的事情。還是“鐵石心腸”一點好,不要動惻憐之心。后來,經常有學生給我發過來文章讓我幫他修改修改,我都說:這是你老板的事情。
案例三:一年多前,老板找到我,叫我協助一個博士后整理科研論文,給我第三作者。我并不是很想做這個事情,因為我覺得那個工作并非如他吹的那么好,數據也很凌亂,很難整。但是拿人家的工資嘴短,不得不答應幫忙,并且付出了心血。由于我在那篇文章中不是操盤手,而操盤手的速度非常慢,因此彼此的速度銜接不上:我做完了我的事情,但是到了對方手中就卡住了,遲遲交不出東西。針對這篇文章,我曾說過“最好補充這個樣品的電子顯微鏡照片”。當老板問那個人為什么沒有把文章按時叫出來的時候,那個人提到“馬臻說最好補充這個樣品的電子顯微鏡照片”。老板就不耐煩地找到我,說:“不用做。文章都拖了那么久了,你做電子顯微鏡還要拖更久。”我受了氣,不響了,說不做就不做。可是即便如此,那個人過了一年還是沒有把文章交出來,這就證明我是被冤枉的:不是因為要做一個電子顯微鏡而耽擱了文章,而是因為那個人根本沒有把心思放上去!
教訓:科研中,要勇于放棄!就像一只紅薯爛了,就要丟掉!有時候好人做不得,你做了好人,別人還要誤解你、責怪你。
案例四:兩年多前老板叫我和別人合作,我合成樣品,別人做實驗。別人做了一陣,得到一些結果,老板也很高興,因為能發一篇文章。但是得到系列數據后,別人沒有整理文章,而是說再合成其它樣品,還能出第二篇、第三篇文章。我很高興:能出三篇文章啊!我屁顛屁顛地合成出近百個樣品,期冀著能出三篇文章。但是最后由于種種原因,只得了一篇未發表的稿件的第三作者,后面兩篇“文章”都是沒有的。
教訓:應及時整理數據,不要貪多求快。飯要一口一口吃,不要指望出三篇文章,能出一篇文章就不錯了。
類似這樣的事情我還遇到過很多。當下屬的,總是會受氣的。比如你寫了文章,你說投啥雜志,老板偏要投別的雜志。你說這么寫,老板偏要炒作概念,說這是“強金屬載體相互作用”,哪怕是地震時房子里的人被壓在倒塌的房子里也說成是“強金屬載體相互作用”,或者你在子彈上涂一層泥土也被說成是“強金屬載體相互作用”。但是退稿以后,“勒沙特列原理”中的平衡被打破了,于是平衡就朝削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要么你的老板虛張聲勢地說審稿人愚蠢,要么反過來怪你沒有把文章寫好,就是從來不會說自己。有時候你的老板要你做什么事情,你說這恐怕做不了,結果你就挨訓了;而別的人唬弄老板,說這個點子聽起來不錯。問他做了嗎,他說在做,應該效果不錯。問他文章有沒有在寫,他說在寫,馬上就能交出來。結果過了好久也交不出來,老板自己也忘記了。既然如此,為什么要訓斥真誠、實干的人,而不追究“吹鼓手”的責任呢?
科研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1731
相關閱讀:
- 轉:作科研要學會承受失敗 (q_r_epcnge, 2010-2-23)
- 科研語錄和感謝(收集整理) (wtz010, 2010-3-01)
- 實驗室要善于利用幫助提升自己的學習和科研 (dxkuii, 2010-3-01)
- 中西醫科研的形式差異及其互補 (健康千萬家, 2010-3-02)
- 芝加哥大學校長:科研要爭論不要順從 (wtz010, 2010-3-03)
- 大學重科研輕教學:教授一大撥,名師有幾許 (hongjingzi, 2010-3-04)
- 科研研究方法 (santa, 2010-3-06)
- 轉:科研中的“間諜” (yinge, 2010-3-06)
- 科研十招 (fjdlgldg, 2010-3-07)
- 王庭大:為何科學家影響力大不如前 (sclbj, 2010-3-08)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