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of what you are.

    芝加哥大學校長:科研要爭論不要順從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03 10:36:21/ 個人分類:科研語錄

    爭論應當基于觀點的價值,而不是主張者的背景、地位和聲譽

      “爭論應當基于觀點的價值,而不是主張者的背景、地位和聲譽。”日前,芝加哥大學校長錦穆爾教授到中國訪問,在談到他的學校為什么能以創建短短20年時間,就躋身世界一流大學之列時,他這樣回答記者。
      
      芝加哥大學,19世紀末由“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投資創建。1907年,芝加哥大學誕生了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從那時至今,有81位諾貝爾獎得主畢業于該校或在該校任教、從事研究。因此,它成為美國最負盛名的10所私立大學之一。
      
      在芝加哥大學的價值觀中,爭辯貫穿于芝加哥大學教學和科研的各個方面:“明辨之路是爭論,而不是順從”。
      
      “實際上每個芝加哥大學的學生都知道,如果不提問,自己就根本不可能知道某個觀點是不是真實的,有時即使提出了問題,也不一定能知道問題的答案。因此要對很多問題、很多已經知道的結果,還有很多假設進行不斷地、嚴格地測試和論證,來檢驗它們到底是不是真實的。”
      
      曾在芝加哥大學任職20多年的錦穆爾教授對芝大的治學傳統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舉例,芝加哥大學的經濟系常常會舉辦研討會。在研討會上,不管觀點是本科 生還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提出的,每個人都要對觀點提出假設,對證明觀點的數據以及可能的結果進行反復的爭論、研究。“我們一定要論證結果的嚴肅性、真實性, 不管你是什么人,你的背景如何,讓大家廣泛參與這個過程才能明辨真理。”
      
      即便是作為一校之長,錦穆爾教授也常常要面對來自各方的爭辯和質疑。
      
      “正是因為聽到各種不同的見解,在爭論中弄明白后,才能夠使我了解到問題在不同形勢下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我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這種爭辯也有效地化解了通常在大學中容易產生的科研和教學間的矛盾。
      
      錦穆爾教授認為,當老師和學生在一起質疑某個問題時,三者(教師、本科學生、研究生)形成了一個學術團體,每一方都是整個學術團體的一部分,這本身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強的紐帶。在這種強大的紐帶作用下,教師會自然而然地把教學工作作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
      
      為了幫助學生培養起勇于質疑敢于爭論的精神,芝加哥大學特別強調將教職員工培養成為議程設置型的人才。
      
      “在科研中,一個問題本身經常帶來很多新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詢問和疑問階段就開始了。當這個過程開始時,很多人也會逐漸地參與進來,這就實現了通過一些簡單問題切入,最后將問題細化為多層次、多方面。”

    TAG: 科研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10-03-03 10:53:35
    5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