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轉:科研中的“間諜”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06 15:33:28

    實驗室一朋友,對科研的激情,我是自嘆不如:他把實驗室、辦公室當成了家,一周七天幾乎都在那 里,有時還通宵做實驗。不過他最近卻郁悶至極。作為國家公派聯合培養博士生,國內的導師希望他能到國外有所創新。他到我們實驗室才半年,就已經發表兩三篇 文章了。不過國內的導師還是不滿意,因為所用的那些技術方法跟他在國內時的一樣。國外的導師(我的老板)也不滿意,還說他什么Spy。到國外沒學到什么新 技術,反而被說成是間諜。國內導師罵,國外導師說,忍受夾板氣,能不郁悶嗎?

    想想再過兩個月,我就也要回國,并且要去國內的某實驗室,跟國內的某些老師學習合作兩個月。那時候我豈不是也成了學術“間諜”,想想還有點還怕,“間諜”的罪名我可擔不起。

    通過跟自己導師以及其他老師的交流,發現學術上的競爭是挺殘酷的。如果某位科研人員獲知了別人的idea,然后自己做實驗發了文章,就會背后被人議論,甚至在圈內留下很不好的名聲。

    其實,我個人并不這么認為。學術上本不應該有什么“間諜”的,正對應那句“科學無國界”;說“間諜”的人,只能說自己有點心胸狹窄。自認為自己有什 么高深前沿的idea,其實這些idea在現有文獻中基本都有反映。如果真是非常前沿的突破性發現了,別人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就竊走的。畢竟需要一個量的積 累過程。等別人量上積累到了,你的文章早發了,還用擔心“間諜”竊密嗎?

    記得有位老師曾寫過一篇博文,觀點是說技術需要競爭,科學需要合作。這個觀點我是基本贊同的,對于那些完全搞科研的科學家來說,需要的是真誠的合 作,而不是既想跟人家合作又怕別人竊取你的idea;對于那些搞技術研發的人,既需要合作更需要競爭,這樣有助于保證技術研發的速度和質量。

    學術需要交流、合作和爭鳴,如果說學術中也存在“間諜”的話,那中國政府的公派豈不成了輸出學術“間諜”行為。實際上絕非這樣,學術上本不應該存在 “間諜”之說。作為搞學術的人,如果真想跟別人合作的話,就要真誠,就不要疑心什么“間諜”竊密;如果擔心別人會竊走自己的idea,那就不要合作好了。

     


    TAG: 科研間諜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