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一位研究生父親的疑慮:是誰絞殺了青年學子心頭的崇高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26 15:40:17

    孩子去年考取了所報學校的最后一屆公費研究生,研一寒假歸來。問了一些家常話后,轉到讀研的感受。
     
    孩子沒有表現出我們想象中研究生的自豪感,剛考上的興奮新奇也蕩然無存,什么都很平淡,平淡得若無其事,簡直就是一杯白開水,僅僅就是再多讀點而已:現在研究生那么多,你以為讀了研究生就咋樣?再問一些,孩子直言最大的理想是將來找個好工作,多掙錢。
     
    我想象中的研究生應該肩負一定的社會使命與責任感,有深刻的思想和遠見,接人待物,大氣 沉著,公允周到。作為研究生,雖然不斷增加招生人數,但畢竟屬于高級知識分子,應該是國家和社會的精英了,應該表現出一種不同。但我沒有看到孩子的變化, 沒有見到她表現出對社會對國家甚至對個人的信念理想,哪怕一點點熱情。
     
    我忽然對今天孩子們迷茫的人生目標深感不安。
     
    人的一生僅僅萎縮到個人生活,這是一種學問道德的退化還是社會某種東西的喪失?還是孩子本身精神發育的不良?信念的失血無力?人一生僅僅圍繞了個人不免狹隘,這不該是一個研究生的人生目標。
     
    一天外出,見到同事一家,同事的孩子參加了今年的研究生考試,可能考得不是很理想。同事 的孩子暑假時專門找過我的孩子咨詢過考研的事情,按道理見了面應該很熱情地關心一下。可是我的孩子顯得很陌生,沒有主動打招呼,忸怩不安地樣子。一個20 多歲的大人了,怎么這樣呢,起碼的禮儀啊。我們又不好直說,孩子畢竟是20多歲的大孩子了,看在眼里,急在心頭。我們只好找個理由安慰自己:孩子獨自在 外,也很辛苦,回到家就讓其完全地放松放開,在家在父母面前,孩子永遠是孩子。
     
    家對于孩子永遠是溫馨的港灣。我不知道孩子在學校是怎樣的,回到家,孩子的生活是黑白顛 倒的:晚上上網聊天,白天直睡到中午睡眼惺忪地起床。特別是一上網,整個人就跟吸食了鴉片似的很興奮,帶回的書也沒見看。研究生不就是做研究嗎?做學問要 理論積淀啊,不讀書怎么行呢?研究要理論與實踐結合啊,也不見參與社會活動,我們建議做些實踐,孩子斷然否決。
     
    我們這一輩多看重責任二字,在責任中,首要的是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或許這樣的教育在今 天看來太假大空,與追求個人成功,強調個人發展,物質至上,享樂第一的現實的價值觀反差太大,那么體現個人對社會對國家對家人的起碼關懷總還是應該的吧? 今天孩子怎么就遠離社會、國家和民族,整個生活只剩下個人的孤島呢?那些曾叫多少人熱血沸騰的字眼兒,在今天孩子的眼中是那么蒼白空洞,那么遙遠。
     
    一個沒有崇高理想的人能成為國家棟梁、社會支柱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想到錢學森去世后留下的中國之問“中國為什么出不了大師”,看到現在青年學子的狀態,今后會產生大師嗎?恐怕更難。大師必是有著崇高理想的人,大師絕不是僅僅為自己而活。
     
    交流時,當問到孩子為什么對國家對社會那么冷淡,孩子的話到叫我無言以對:你看過《蝸 居》嗎?那里面的人一輩子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就是掙一套可以安放自己的房子啊,僅僅是一套房子聚斂了一生的奮斗努力,還有什么心思去想什么社會國家,我們 可以愛國,可以奉獻,可是當花錢讀書的大學生成為“蟻族”,畢業即失業,卻是回報社會無路,愛國無門。
     
    也是,學校成為制造大學生的機器,過度的商業化導致缺乏對大學生起碼的人性關照,無論是 大學生還是研究生,理想中崇高的東西被壓迫以致喪失,精神萎靡蛻化,剩下的只是最大程度滿足個人生活的部分。在艱辛的現實面前,他們不得不丟棄了理想主 義,為一套房子一個安身之地卑微地生活。現實不容許理想主義,現實不同情理想主義的眼淚,是無情的現實絞殺了原本的社會國家理想,個人都難以活好,何來愛 國奉獻?
     
    我記得青春熱血時都愛談說國事。孩子說,現在他們從來不談,只想怎樣掙到錢,找個好工作。就連他們的導師也說,好好找個工作掙錢。
     
    盡管難以贊同孩子的觀點,但我也不敢再堅持自己的看法。國家社會是一個概念,多年來這個 概念巨大而空洞。面對現實,每個人都希望從國家社會這樣的概念中得到溫暖和關照,并由此產生認同。可事實是,很多人有一種被拋棄、被排斥、被邊緣化的感 覺,難免造成國家與個人、社會與個人的隔膜、對立,又怎能奢談什么國家義務社會義務呢?
     
    對孩子我不再要求什么,只要自己可以獨立生活,不要幾年研究生讀下來啃老,當宅男宅女。
     
    不過,心頭還是郁結,當一個國家群體性喪失了理想,這個國家發展會是怎樣呢?能有多大的發展高度呢?
     
    孩子,哪怕只是干自己的事,也必須努力,擔負責任。每個人過好自己的生活,也是國家社會的幸事。

    TAG: 研究生青年學子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09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5303
    • 日志數: 46
    • 文件數: 1
    • 建立時間: 2009-03-30
    • 更新時間: 2012-08-03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