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一個即將畢業的研究生讀研感想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13 10:43:47/ 個人分類:學生

      希望對處于迷茫中的研友們有幫助:

      我是一名已經碩士畢業繼續讀博士的研究生,在4月10日全校研究生畢業典禮上拿到碩士學位的時候,表明我的研究生生活已經結束,已經過去的三年研究生生活留給我很多的東西,有欣慰的,但更多的是遺憾,于是留下來繼續讀博士想完成那些遺憾。在這我想同大家交流下自己的感想。

      1、研究生值不值得讀的問題

      我經常陪自己的同學和師弟師妹討論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值不值得讀的問題完全在于你自己,作為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關乎國家的未來,也對接受這種教育的個人一生的發展,至為關鍵。我們可以抱怨給研究生上課的老師們上課授課照本宣科、內容呆板陳舊,也可以抱怨學校的硬件和軟件的不行、實驗條件太差,也可抱怨江大名氣太小。但你抱怨又有什么用呢?你既然選擇了在江南大學完成你的碩士階段的學習,你事先就應該考慮到這些,所以現在面對的是你自己在這樣的條件下怎么去學習的問題。其實給我們研究生上課的許多老師是很優秀的,在其所主講的課程中融合著他自己的很多的學術思想、科研思路和成功的素養。如我從陳堅教授所主講的環境生物技術進展學到了他用圖示的方法很形象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讓人一目了然,并且他上課用的powerpoint很漂亮。從化工原理老師那沉煩的公式中我學到了推理的嚴謹性。我們大家當談論某個老師的課怎么怎么不行的時候,我承認某些老師上的課確實不怎么的,但除了他的課以外,我們在他們身上還學到了很多,只是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如有的老師所用的語言很準確平實簡單明了、有的老師英語能力很強、有的老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嚴謹性,等等。我們現在研究生越來越多了,有一種“批量生產”的趨勢,而我們的資源卻是有限的,我也曾經抱怨,我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一個研究室有四五十個研究生,儀器就那么幾臺,誰都要用,這就需要我們之間的相互協調,而從中我們可以學到與人交流相處的哲學,我們研究生能力的培養不只在業務上,還要在綜合素質的提高上,而善于與人交流相處也是一種非常必需的素養。我們是研究生,不斷學習,研究規律,發現和把握真理,應當是我們一生的追求。博士,博為大,應當是博學之士、博雅之士;碩士,碩為廣,應當是碩學宏儒。可我們又有誰做到了呢?我們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所學到的知識量是有限的,而且偏重于書本知識的學習。但更多的是,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給我一種思維的方法和思維的習慣,思想上已經被打上一種烙印,而這個烙印就是“研究”。我們在自己工作與生活中自覺與不自覺運用一種合理的方法去研究事物的規律,而不象一般人那樣遇到問題淺嘗則止,會基于一種敏感的“問題意識”,深入地進行探索和研究,從而獲得不同于其他人的真知灼見。而現代社會是一個日益技術化的社會,習慣于而且善于研究事物的規律,是我們研究生在社會上立足和發展的基本方法。執著于對事物規律的研究,當某個問題被你解決了、某個思想被你證實了,會使你感到一種思維的愉悅即快感,我把它稱為“技術的愉悅”。這些可能就是我們導師經常跟我們提的科研素養吧。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我也慢慢地練就了嚴謹、耐心和甘于寂寞,少了粗枝大葉和浮躁,也就更能腳踏實地地做些事情,一個科研問題的解決和思想的證實需要很多實驗和較長的時間來完成,這需要很好的耐心,一篇文章為了使它更精彩而反復六七次勘灼與修改而定稿,需要的也是耐心,整潔與美觀的圖表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細心與耐心。在這些科研素養的訓練上,是我們現在的本科教育所無法提供的,所以我說研究生是值得讀的。

      2、研究生學習時間與方法的問題

      中科院施雅風院士在一次中科院系統研究生座談中結合自己的求學實踐和科研經驗語重心長談到,要取得更好的成績,必須一心一意做學問。珍惜當前的學習條件,抓住點滴時間學習,通過閱讀大量的好文章,尋求正確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可我沒有做到,在我研究生的三年的時間中,我浪費了很多很美好的時間,去做了些現在想起來很無益的事情。剛讀研一的時候網絡正在升溫,天天上網,干什么呢?QQ,那時想著那個小企鵝就心癢,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到讀研二的時候,地方熟了,認識的人多了,錢包很癟,導師又不管你有錢沒錢生活。于是賺錢,做家教,給人家做兼職,還要忙于許多雜事,幾乎沒有心思做研究,我很愧對自己那時帶的本科生(現在的師弟)!我自己沒有心思做實驗,很少管他,讓他一個人做,做不出來就訓他,現在想起來很不應該。寫畢業論文的時候,發現那時做的研究漏洞百出,不得不補做實驗。可悲的是那時還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還因發了兩篇文章和取得點社會成績在那沾沾自喜呢。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是在去年下半年,那時參加一個學術討論會回來,在開會過程中認識了一些的研究生,發現他們的科研意識、思維以及科研能力都比我強,在思維的邏輯性、嚴謹性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才意識到自己沒有學到東西。我真的希望我們的研究生們能出去走走,能發現很多的自身問題,而不是坐井觀天。想想我們學校的研究生,我認識一個學院的研究生,他們大部分人前兩年半的時間在人家公司上班賺錢,論文從選題到最后定稿最長兩三個月搞定,更有一個研究生,他的論文只花了40天就搞定,其余的時間是在外地公司上班賺錢。象我們這樣培養出來的研究生也能按照我們的培養目標上寫的那樣:本專業中的高級專業人才?回想我的研究生生活,要說一點收獲都沒有也不客觀,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還是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自認為和研究生的培養目標距離很遠。我有自知之明,我不是什么高級專業人才。于是我期望通過博士階段的學習來補充碩士階段的遺憾。

      施雅風院士談到研究生們要閱讀大量好的文章,尋找正確的研究方法與思維方法。這一點我深有感觸。在讀研一做實驗,自己一直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在讀研二的時候請教了上海的一位長江學者,這個學者是七個SCI期刊的編委,他的研究生發表論文的SCI影響因子都在3.0以上,當時我問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你的科研思想如此創新。他讓我去仔細閱讀比較我們專業內的幾個雜志還有我們學校的學報,然后再告訴他我的發現,我很認真的按照他所說的去做了一番比較發現,一級核心期刊文章的科研思路清楚、實驗設計的巧妙與嚴謹、語言簡單、平實、準確、直接,很容易讓人理解,圖表大小統一漂亮,文章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而二級核心期刊在這些方面就有明顯的差距。也是從這之后,我經常從一級核心期刊上尋找研究思路和巧妙的實驗設計。在這里我還想談點研究結果的問題,我記得前美國 FBI局長談過這樣的一句話,他說任何事情的結果都是有用的,關鍵在于你用什么角度去分析。將他這句話用在科研上,也是很有道理的。我個人認為,只要你實驗設計沒有錯、過程沒有發生誤差,所得的結果在某一方面肯定是有用的,在于你用什么角度去分析它。有時我覺得我們科研人員有點想FBI的探員,總是在發掘情報,只不過我們的對象是我們所研究的課題而已。

      我覺得我在研究生的生活中還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是要“厚積薄發”。我覺得這對于我來說非常重要,實際上現在我們這些研究生具有很好的素質,但包括我自己在內,最大的問題還是沒有做到“厚積薄發”,很浮躁。這種浮躁體現在我們做科研的思路和耐心上,前面我談過,一個科研問題的解決與證明是需要時間的,但我們只想做一次實驗就希望能得到一個很好的結果,并希望能將這些結果寫成文章來發表,并且期刊的檔次越高越好,大家普遍缺乏一種沉下心來做研究的態度。都想走捷徑,我自己兩年多的研究經歷說明,想走捷徑的話早晚會卡在某一個地方的。其實要想到某些東西是要費時間的,很多成功的實驗是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才走到成功的,決不是說你一開始動手就成什么樣了,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我曾經寫過一篇關于菌種選育的文章發表在核心期刊上,但現在我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這篇文章,先不說語言上的問題,但就這篇文章所證明的問題是片面和錯誤的,所設計的實驗根本無法證明那些問題和得出那些似乎很有根據的結論,給其他讀者的作用是浪費別人時間和產生誤導!如果那時我少點浮躁,多去查查相關資料和考慮些問題,我想我不會寫出那樣的文章。其實我在想,做科研很類似數學中的證明題,需要的是環環相扣,而不是簡單的因為就所以了,我們研究生都很希望采用盡量少的步驟和實驗設計就能證明自己的結論,時間越短越好。我現在經常看些專業書和查閱資料,然后將以前的研究結果從新審視一遍,總能發現很多的問題,而這就是“厚積”的問題。包括我自己在內的研究生都存在著“厚發薄積”的問題。做了三年的研究生,我覺得“厚積薄發”對我們研究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3、關于其他方面的隨想

      關于研究生生活中其他方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研究生的品德問題。大話愛國我不談,我覺得這是一個研究生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品德,因為研究生培養的目的是研究型的,所培養出來的研究生業務能力與愛國精神,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研究創新能力的強弱。其次要求真,科學研究就是要尋求真理,既要杜絕有意作假,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一篇論文中有數據造假,那意味著你要證明的結論就失去了支撐的臺柱,其導致的后果是你所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我的導師經常告誡我們,做科研首先要做真人,科學研究的目的就是尋求真理,上升到做人上就是尋做真人;我在做研究階段經常碰到實驗數據很難說明問題的情形,有時自己也很矛盾,如果將個別數據稍做潤色的話,我所作出的圖也是很漂亮,很能說明問題,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維持原來的數據,雖然在我所掌握的知識范圍內它很難說明問題,但至少它是真實的,是來自于事實。這也可能是誠信的問題吧,我總覺得一個人走過的路就是自己的歷史,每個人都有權利也有機會糾正做錯的事,但是更改不了自己的歷史。一個不守誠信的記錄,會懲罰一個人一輩子,這種懲罰有兩方面:經濟利益的和良心責備;同時求真的另一個方面是要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防止誤解和偏差。

      在研究生三年中我覺得還有一個欠缺是研究生的學術交流很少,本校、本學院、本研究室的這種交流氣氛都不是很好,更不用說走出學校去參加什么學術交流(我們的導師們對RMB是很看重的,寧愿花在自己身上也不會讓學生去參加這種交流的),學生工的不懂學食品的,也就更不懂機械的藝術的,做胡蘿卜素的不懂做燃料乙醇的。知識架構不健全,人文知識欠缺是我等研究生的通病。而且驕傲自大,缺乏謙虛的美德。學生工食品的研究生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瞧不起什么機械的;本校畢業的本科生上了研究生,瞧不起外校考過來的,就不知道自己也只能留在本校讀研,至少人家有膽量考到江大,你連考其他學校的勇氣都沒有,你還牛什么呀!這種驕傲自大其實是缺乏交流的表現。在驕傲自大的同時也缺乏自信,有次上海一個很有名氣大學的研究生來我校交流,我也參加了交流,我們研究生們平時的那份牛氣早就沒有了,有的只是低聲下氣!另外這種知識面的狹窄還表現在不積極參加專業以外的比賽,據校團委的老師介紹,作為挑戰杯系列的創業計劃大賽,它需要將專業知識與法律、會計、審計、市場營銷、報關等知識相結合,是對知識范圍和知識組織能力的一個檢驗。在上一屆的比賽只有生工的一個研究生從校級比賽一直闖到國家級比賽,而在省級國家級比賽中參賽的其他學校的團隊都是博碩士研究生主陣、本科生助陣。與我們學校團隊的隊員全部是本科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TAG: 畢業研究生讀研感想

    hty147258 引用 刪除 hty147258   /   2010-10-10 23:39:08
    3
    yyid 引用 刪除 yyid   /   2010-03-16 11:17:25
    有感觸.有收獲.強烈支持
    woaifou 引用 刪除 woaifou   /   2010-03-16 10:35:49
    中國很大,學校很多,這只是一部分的現象,有的很不錯的,有的可能還不如樓主所說呢,一定要開始時就作出正確的選擇
    michael_b_rex 引用 刪除 michael_b_rex   /   2010-03-16 10:32:43
    各人情況不同,而且專業門類差別也不一樣,不過基本觀點還是很準確的!
    Erica2088wr 引用 刪除 Erica2088wr   /   2010-03-16 10:28:35
    樓主說的很好,可畢竟現在研究生就業很難,特別是普通院校的。其實,我覺得就是個人定位問題。
    英語你我他 引用 刪除 英語你我他   /   2010-03-16 10:26:46
    說的挺好的
    真情實感!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