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導師”應該讓學生“吃”什么?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07 10:48:50/ 個人分類:情感
對學生吃導師,導師吃學生這個問題,前段時間本網其實也是有些討論的,但感覺似乎哀怨多于甘心,似乎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被吃”的“弱勢群體”,象劉振前老師這般甘心被吃的似乎不多。我的看法是,導師其實難免被學生吃,傳說中的“好導師”可能就是那些能讓學生“吃好”的導師。當然,我得聲明,我說的這個“吃”本意可不是帶學生們高檔飯館用嘴吃香的喝辣的,搞一肚子飛禽走獸、生猛海鮮和茅臺五糧液回來,雖說能做到這點的導師也是一種好導師,至少讓學生的胃不虧。我要說的“讓學生吃好”的“吃”,是指在學業上讓學生汲取了更多的知識養分而有真才實學、在科研能力上幫助學生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并有高水平的成產出。下面分門別類地說說各階段都讓研究生們吃啥:
在初級階段,作為導師,給學生以題目和具體的研究方案讓學生去做、給學生些具有實際價值的幫助(干貨)都應該是對學生指導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學生在研究初期由于缺乏見識和經驗,肯定是沒有自己尋找課題、確定研究方案已經分析研究結果的能力的,這時導師必須帶學生“上路”才行。所以這個階段導師要“喂”
學生要“吃”研究課題及其具體的實施方案,這些方案最好是導師已經深思熟慮過的,相當于經過了精細加工的、容易消化且營養也容易吸收的飯食,學生比較容易借助初期接手的這些相對容易的課題進入研究狀態,在進展比較順利的研究中培養出興趣和信心。
在中級階段,學生跟導師做了幾年科研,發了若干文章,獨立做一個既定的方向的研究已經不成問題了,但這時其實他們在功力修為上可能還是比導師要差(如果導師不是那種只管跑項目圈錢的“科研老板”,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學者),仍然需要導師給予必要的幫助,特別是在一些關鍵環節的把握、分寸的拿捏以及上還要虛心地向導師學。這個階段導師“讓”學生“吃”(分享)的是自己的一些研究經驗和心得,這些東西在初期學生沒法領悟,需要有一定的知識背景和研究基礎。
在高級階段,也就是高年級階段,學生有了一些成果,似乎輪到導師吃學生的時候了,但這個階段好的導師應該仍有東西“給”學生“吃”。此時,導師的一些具有創新性的觀點可能還會體現在學生的博士論文和期刊論文中,這當中有些是導師專門安排學生去做或啟發學生想的,有些則是在給學生修改論文時自然而然融入的(我個人的習慣是直接把這樣的東西寫在修改稿中,再給學生講一遍)。其實絕大部分導師自己早已經沒必要再寫博士論文(在讀博士的導師除外)了,甚至已算功成名就而沒有必要再和學生搶著發第一作者的文章了,是在細節上繼續幫幫學生。有些其實對學生未來的獨立研究仍有深遠影響,也算是扶上了馬再送一程吧。
以上種種都是“好導師”可以給學生“吃”的。總之,能一直為學生著想,幫學生“吃”的導師至少在學生心里應該是好導師了,雖然這種“好”有時也未必一定能被其他人認同。
相關閱讀:
- 導師和研究生不要相互生氣 (dragon5, 2009-11-16)
- 導師與研究生的關系往往是前幾屆的好 (JJSIE--NNE, 2009-11-17)
- 美國學生眼中的中國教育[ZZ] (notrjhn, 2009-11-18)
- 是學生重要?還是文章重要? (q_r_epcnge, 2009-11-18)
- 學生的水平和教師的水平 (aasle, 2009-11-18)
- 研究生導師的肺腑之言(內容更全) (eesa_dc_seein, 2009-11-20)
- 轉:研究生導師的“兩怕”及避防體會----研教散記 (NVIDIA, 2009-11-22)
- [分享]寫科研論文導師不傳授的細節 (心情se567, 2009-11-27)
- 認真的學生做不出好的結果 (358uwcj, 2009-11-28)
- zz 中國學生拯救西方留學產業,供養大量騙子學校 (uytdo, 2009-11-30)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學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