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指導研究生只是導師的任務之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08 10:04:13/ 個人分類:學生與導師

      指導研究生只是導師的任務之一

      (王德華)

      為了討得對導師們“苦大仇深”的研究生們的歡心,我在文章中用了“水貨”導師、“草包”導師、“不合格”導師等非常不遜的詞匯,似乎是為研究生們出了口氣。說歸說,罵歸罵,心理調整而已,不解決任何問題。

      師生關系的惡化已經很嚴重了,矛盾日益加劇。無論培養單位,還是導師本身,還是研究生本身,都需要認真思考一下,使師生關系走向正常軌道。

      研究生們經常抱怨,導師對自己不指導,見不到導師,沒有正常的師生交流,有問題得不到解決,導師瞎指揮… … 等等看起來似乎都是“十惡不赦”的罪狀。我想告訴研究生們的是,指導研究生僅僅是導師的任務之一。導師的絕大多數時間不是只屬于研究生,導師不是想見到就見到、有求必應的。

      研究生一定納悶了,導師不導學生還干啥?其他事情不是不務正業了嗎?

      導師首先是大學研究所的教授、研究員,是單位的職工,要完成單位對職工的工作要求,履行一個單位職工的義務和職責。

      一個教授、研究員有哪些事情?如:

      1、 授課(備課)

      2、 相關政策規定的實施。

      3、 申請項目,項目管理,項目匯報(各種項目的報表)。

      4、 單位里的日常和相關事物會議(如PI會議)。

      5、 國內外的學術會議和學術交流。

      6、 研究室(組)的管理。

      7、 單位臨時安排的事務(這種緊急事務在中國異常多)。

      8、 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等等類似義務性質的會議。

      9、 不同時間段得不同事務(如招生、考核、答辯等等)。

      還有:

      1. 國內外學術刊物的審稿

      2. 各種基金項目的評審

      3. 單位內外碩士博士學位論文的評閱

      4. 參加單位內外的論文答辯會

      當然還有:

      1、 研究組組會

      2、 研究生培養和管理

      3、 研究生論文修改

      4、 研究生課題討論

      5、 研究生稿件討論修改

      … …

      義務的,責任的,兼職的,本職的,分內的,幫忙的,公益的,等等各種類型的事務。導師作為單位的一員,作為社會的一員,相關活動是必須參入的。盡管現實中有許多教授只關注自己的實驗和課題,對公益事務不管不問,但這樣的教授研究員不值得提倡。一個單位的各項工作,必須需要各方面的全面配合,才能正常運轉,這個道理很簡單。

      所以,研究生培養只是導師日常工作中的一項任務,盡管是很重要的任務,但畢竟不是唯一的任務。成為導師,成為職工,就有了新的責任,新的義務,百分之百的時間用于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以的。研究生需要明白這一點,教授研究員們也需要明白這一點。一個單位的公益性的事務,需要大家的配合,需要大家的積極參與。

      研究生是可以全身心投入學習和科研的,而導師則已經失去了這個特權了。所以,研究生們不要總是抱怨導師忙,作為研究生有義務讓導師知道自己的工作進展,有責任管理好自己。如果導師忙,要主動跟導師約定時間,要將自己的困惑和問題及時告訴導師,將自己的新想法、好建議及時讓導師知道。

      研究生的學習和工作是主動性的,自我約束的,自我管理的。研究生一定要清楚,導師還有很多其他的社會義務和社會責任(盡管有些導師沒有履行)。


    TAG: 導師研究生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