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和科研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6-07 10:24:26
我們從小學開始到大學直至研究生,都面臨大量的課程需要學習,多數同學都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學習心得,當然也有很多同學取得了好成績,成為局部極大值而得到了心理滿足,但是,等到做科研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以為自己學的很好的課程其實根本沒有學習好,得到的好成績也只是一個假象而已。我感覺,好的學習應該具有如下的特點:
1、立足自學,參考老師的講解。其實很多老師由于自身眼界的約束,自己對課程講解只能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參考性,上課學習的過程不能替代自學的過程,梁漱溟就說過,無論采用什么方式學習,如果想掌握好知識,最后只能是自學;
2、學習本身要超越課本。現在的課本過于急功近利,內容非常的膚淺,割裂了和物理的關系,割裂了和數學的關系,導致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習慣于記憶和模仿,這樣的學習對于后期的科研是沒有幫助的,并且只有害處。在當今互聯網信息通暢的情況下,作為學生應該主動地從歷史原始資料中直接閱讀各種理論的初期的狀態。十九世紀的科學家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閱讀大家的原始文獻或者專著,是一個重要的經驗;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搞清楚問題的本質,搞清楚理論的數學本原。
3、學習的結果一定要熟練地到極點。很多同學能夠考很高的分數,但不代表學習的目的已經達到。如果希望學習的內容將來能夠為我所用,必須要有一定得熟練程度,有一個檢驗的方法可以借鑒:當課程結束的時候,將書放在手里,感覺自己的內心,如果心里覺得很踏實,這門課往往就學習的夠好,如果還感覺很心虛,那就說明遠遠沒有熟練,這樣的課程很快就會還給老師。
4、要用否定的態度來學習。到了大學高年級以及研究生之后,學習的方法需要做重要的調整,其中很關鍵的就是在于不要盲目的相信課本知識,要有批判的精神。尤其是學習非常前沿的課程,批判的精神就尤為重要。如果能夠在學習中不斷地發現課本知識的不足,那就是慢慢的進入了了研究的門檻,接受式學習遠不能滿足研究的需要。
相關閱讀:
- 科研、學習的同與異 (aasle, 2010-5-24)
- 好大學+大學校=適合做科研的好學生? (PURPOSE人生, 2010-5-25)
- 從科幻電影談科研 (haohaorenjia, 2010-5-25)
- 搞科研可能會影響出生性別比例 (fjdlgldg, 2010-5-28)
- 做科研快樂嗎? (HEC_css, 2010-5-29)
- 科研行記愛沙尼亞篇:童話與災難 (header, 2010-5-29)
- 遙感應用研究所召開2010年工作研討會 (snwxf, 2010-6-01)
- “南京古生物主題公園”共建協議簽字儀式舉行 (snwxf, 2010-6-01)
- 馬大猷:發展中國聲學事業是畢生目標 (snwxf, 2010-6-04)
- 科研需要勇氣 (HEC_css, 2010-6-07)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學習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