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科研、學習的同與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24 11:52:35/ 個人分類:文獻資料

      —— 整理文獻有感

      經過近一個星期的混戰,在多次的放棄與中止后,嘗試了想吐的感覺,終于再次讓手頭的文獻找到其應有的位置,要么進入移動硬盤,打入冷宮,偶爾想起再看看;要么直接進入回收站,永無回天之日;要么請入經典文獻的寶座中,神明一樣供奉著,時不時再去參拜下。Oh,又完整的做完一件事。

      隨意點著文件夾的pdf文檔,很愜意,就如卸下千斤擔一般,之前還真沒想到文獻多起來也回帶來負面影響。其實再仔細想想,看文獻,與上學時課本學習還真是有那么相似之處。記得高中時,開學時興高采烈的領回教材,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目錄,有時還畫出一個網絡圖,接著就是正常學習,然后就是備考,也會畫網絡圖,從粗線條開始,搞定樹干,接著是小樹杈,然后才是小葉子。可能這也是每次考試都很有信心的原因之一吧。這次整理文獻,也是按照粗線條來,把感興趣的領域一一列舉,有重要意義的文獻留著,其他的一律擱置一邊。平心而論,雖然刪除了這么多文獻,但是我腦海里的文獻應該不少反多了。文獻,其實只是科研的一縮影,文獻的內容歸類就是科研專題的整理。很多大牛在這方面都做的特別出色。

      不過從具體實施過程來看,上學時“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容易太多了,畢竟內容是固定的。而科研則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變化。這里的挑戰更大。不斷充實知識這個過程很好實施,只要非常努力就行,雖然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文獻出來,但是把握某一領域,一天一小時足以。不過等知識越來越厚,原來的知識體系會不斷的擴充,有新的認識出來,甚至是與之相反。這可能就是要掌控科研最大的難度所在吧。

      以前很沒安全感,主要原因是對所研究領域不能全盤掌握。怎么辦呢?第一是需要努力,多看,即使文獻也不斷更新,只要多下功夫,總有接近所有知識的時刻;第二,吸取了他人的經驗,各個突破,從一個小領域開始,非常非常小,其從古至今的文獻可能就只有幾十篇,這項工作就好辦了。人一旦有信心,動力也會越足。

      寫了這么多,總結下來就一句話,把書讀厚不是目的,只是過程,文獻、科研也是一樣!

      整理好了文獻,接下來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將這些文獻導入到Endnote中。散,吃飯去!


    TAG: 學習科研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10-05-25 09:23:24
    5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