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真實白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20 14:40:44
科研向來認為是很神圣的東西:嚴謹,求真,高尚,奉獻。可是慢慢的才發現那是科研的共產主義境界,現實的情況往往是低級的原始階段: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務虛主義,官僚主義。
急功近利即為了項目和舍去了科研的實事求是之精神;本末倒置即科學和人倒置過來,把人當成了科研過程的奴隸,不是以人為本;務虛即為了發文章,做些不著邊際的事兒,為了發文章而發文章,為了表面的哨子,追隨別人炒作的概念,失去了實用性。官僚主義,即學而優則仕,院士當校長,長江學者當教務主任,一旦評上博導,便脫離一線科研。更有甚者,用官僚的作風,管理科研過程:外行領導內行,下級服從上級,做表面文章,把科研作為工具,卻在口頭上大唱科學精神。這是很多高校的科研現狀。許多身處其中的老師,學生深受其苦,但是又‘不得不’順勢而為。
浮躁的科研環境,我認為根源在于官僚和金錢兩股勢力糾結一塊來干預科研過程。簡單說就是,科研過程需要金錢支撐,而獲得金錢的項目申請,需要當官的批準,而當官者,作為以“關系”著稱的中國人,又難以避免的主動或被動的“送人情”。最終的項目,往往是關系近者,得之。這樣,科研的動力就被“二元化”
了:科研既要拿到金錢,又要首先吸引領導的眼球,而領導往往又是外行。這樣以來,拿不到錢的課題方向做的人少了,吸引不了領導注意力的科研沒人做了。領導感興趣的,不行也行。能拿到項目的,沒基礎也得有基礎。
如果科研就是僅僅就是為了金錢,沒有了關系。那么在金錢面前人人平等,科研實力者勝,則也能推動科研的良性運行。可是偏偏又兩股勢力糾結在一起,干預科研過程,讓其中的人左右為難,失去了科研的樂趣和真正的意義。而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還要天天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求真務實之類的冠冕堂皇的話。
相關閱讀:
- 楊柏齡:企業研發力量成長才是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 (snwxf, 2010-4-28)
- 科研的起步 (maomi530, 2010-4-29)
- 美大學教授撰文:學術造假誰之過 (snwxf, 2010-5-04)
- 科研中的繼承與創新 (iwfi325iwc, 2010-5-04)
- 英國皇家學會新會長提倡精英化科研 (snwxf, 2010-5-05)
- 實驗室里的“亮劍精神” (snwxf, 2010-5-07)
- 美政府擬簡化聯邦資助研究進展報告系統 (snwxf, 2010-5-10)
- 科研的源動力 (aasle, 2010-5-11)
- 轉:教學和科研到底是啥關系? (MNOD, 2010-5-13)
- 何毓琦院士:科研是快樂的 (snwxf, 2010-5-13)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