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研的主力應由博士后擔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4-09 14:57:42/ 個人分類:碩士畢業生
據報道,中國目前約有142萬科研人員,已是世界第一或第二,中國的科研經費投入487億美元(2007年),位于世界第3或第4位。近來,由湯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團發布的《近十年論文發表前20名國家(地區)排行榜》,論文總數排名全球第五,總引用次數位列世界第九,而單篇論文引用次數無緣榜單。由此可見,中國產生的科研論文的質量相當糟糕,每年生產大量的垃圾論文。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科研體制和科研的評價體系存在嚴重問題。而現行的體制下,科研工作主要依賴在讀研究生,是影響論文質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情況下,在生物醫學領域,要在專業領域內較好的雜志發表一篇論文至少要2-3年時間,而且還必須很努力工作,而目前國內的碩士或博士生學制三年,除掉修基礎課和畢業論文準備、答辯和找工作時間,碩士生最多只有一年半的時間做研究,而博士最多只有兩年時間做科研,除去熟悉實驗室環境和學習實驗技巧的時間,恐怕更短,要在這么短時間作出一篇在國際上有影響的論文出來是很困難的,除非是造假或有一個很好的Group幫她/他。
要想提高科研論文的水平,應給科研的主力人員足夠的時間來完成高水平的課題研究,作為碩士研究生顯然是很難擔當這一重任,在美國,碩士生并不要求論文,只需寫個簡單的研究報告即可。科研的重任應該由5年制的博士生(從學士畢業后讀起)和博士后來擔當。尤其應大力發展已有一定科研經驗的博士后招收,而且博士后的招收應由市場來定,只要經費充足,不管是大學校或小學校,也不管是正教授,還是副教授都可招聘博士后,而且不應該設定太多的條條框框。至少讓他們有
3-5年的時間完成一項完整的高水平的科研課題。這樣不但可以培養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還可減少學術不端和垃圾論文的產生。這對中國論文水平的提高將會起極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閱讀:
- ZZ 研究生論文與研究生科研 (santa, 2010-3-25)
- 科研成果難以轉化 (maomi530, 2010-3-26)
- 緊張的科研中,小小的休息 (wyznanhang, 2010-4-04)
- 我的計算機上的科研文件夾分類 (uwku58h, 2010-4-04)
- 轉:科研怎能成政治任務 (bhnchnuo, 2010-4-04)
- 如何在科研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 (q_r_epcnge, 2010-4-05)
- 我所推崇的幾個做科研的基本觀念 (358uwcj, 2010-4-06)
- 科研工作總結 (chongwenmen, 2010-4-06)
- 我的科研孫子兵法 (LUMGR, 2010-4-07)
- 我國高校實驗室儀器設備缺乏競爭力 (sclbj, 2010-4-09)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博士后科研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