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老板)一定要親自做實驗嗎?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01 15:24:59/ 個人分類:導師
當前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數字指出實驗科學中,有多少百分比的教授(副教授,助教授)還能親自做實驗,不過我認為,即使能有
1%我都會感到驚異。不親自做實驗的老板應該是學術界的常態。為什么?因為老板在一個團隊中扮演的角色,就像韓健老師說的,“是一個創新團隊的靈魂”,是
運籌帷幄的大腦,而不是操作的手,本來的設定就不是去做實驗的。學生不應該要求老板知曉所有的細枝末節,因為這是學生這個角色的任務,學生才應該是操作的
手(當然不是讓你不要思考)。
不過也得承認,有些抱怨也不無道理,至少只會吹牛,一味瞎指揮的主,在國內的學術圈里絕不算少。不過,做學生的需要記住一點,不管導師對你的課題是否精通,僅僅抱怨永遠是無用的。
我
在瑞典讀博的導師是年過花甲的教授,身體不太好,除了有教授來參觀,他幾乎從不去實驗室,但這不妨礙他指導我們。實驗不好做的時候,也有人抱怨老板只會催
促,自己不做不知道實驗有多麻煩。依我看來,老板是很清楚的,之所以仍然施壓,這只是一種管理藝術,試想如果老板跟你講我知道這個實驗很難做,很難成功,
這對你不是一種同情,相反是一種“打擊”,讓你預先就喪失了信心,何談好成果?
我自己剛讀博的時候,任務是研究一種電解技術,這種技術沒
有前人嘗試,實驗室也沒有相關基礎,摸索了很久也看不到想要的結果,郁悶彷徨抱怨也是難免的。但是,老板一直很樂觀,堅信方法思路從理論上是正確的。最終
我的結果證實這個方法的確是可行的,雖然結果稱不上很漂亮很完美。
而我現在的博后老板,身兼三個系的教授,還做三個中心的
director,行政事物繁雜,實驗室也是從來不去的。看起來,似乎跟真正的學術脫節了,我們一般2-3個周才talk一次,每次不超過1個小時。但是
他對你的研究走向了如指掌,我在計算模擬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難,應該做哪些努力去克服,他都能給出很有效的指導,雖然他不需要親自去做(他自己以前做過統計
軟件的程序設計。)
我想,這就是老板應該做的,他的心里有一張full picture, 這些愿景也是老板們找錢的泉源。他知道路該往哪里走,知道該怎么走,但是這個路應該學生去走,也只有走得多了(甚至走了不少彎路),你才能在將來自己走路的時候有足夠的決斷力和方向感。
這是我的理解。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實驗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