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定位和我們科研的前途,談談事業和職業的不同價值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28 10:33:09/ 個人分類:大學生
大家在緬懷錢老的時候,也一定在想,為什么當時他們都可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而現在中國經濟蒸蒸日上,國力日益強大,但是中國的科技競爭力竟然會一直下降。我想從目前我們對職業的定位或者管理者將我們的定位說說自己的看法。
錢老對中國最大的貢獻是在計劃經濟時代,那時候科研工作者雖然待遇低,但是能夠全心全意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也不需要關注這些論文、職稱、房子、子女教育等眾多瑣碎的事情上去,因此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產力。同時國家也以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為指南,上馬了一大批有關國家安全等重大項目,使得廣大科研工作者有用武之地,有值得他們灑熱血、奮斗和流汗流血的地方。那個時候,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知道自己是國家的主人,他們有崇高的理想和澎湃的激情,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業。
改革開發以來,隨著市場經濟地位的推進,我們的地位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部分人由過去的主人翁慢慢淪落到了打工者的身份,地位的變化,導致了心態的變化,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科研的目的是為了謀生,科研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因此為了生存,就得一切按照論文、職稱標準來走,很多人做科研不是為了提高國家科技競爭力,是為了發論文,拉項目,為了職稱,而你不這么做,一般只有下崗走人的味道。管理者也心安理得地認為自己是科研機構、學校的主體,下面的教師和研究人員只是他聘請的一群打工者而已。地位定位的缺失是造成目前科研工作形式化和低下的重要原因。
計劃經濟時代的所生產上海表、永久牌自行車等眾多的產品,其質量是現在任何企業都做不出來的。一個不讓工人感覺到主人翁地位的企業,不管其標準多么嚴格,管理多么科學,工人做出來的產品都只能是其要求的最低值。
想起國民黨的那些戰斗力極差的兵士,一轉到共產黨這里來,待遇少了,但是打仗就是英勇了很多。可見同樣是當兵,混口飯吃和為了新中國的明天,這個職業和事業的不同價值觀造成的生產力水平就明顯不一樣。
因此甩掉科研工作者身上的包袱,恢復其主人翁地位,不僅可以極大得解放科研工作者的生產力,也是當今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表現。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事業科研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