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畫
大學生的學習惰性,部分責任在于老師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02 15:10:04/ 個人分類:青年教師
現在,很多媒體,還有社會各界人士,對當前大學生的學習風
氣大多存在一種指責或看低,認為當前大學生普遍不愛學習這一現象都是大學生本身的錯。大學生遲到、早退,甚至是逃課等現像,估計在很多高校也是司空見慣,
我認為除了受當前社會風氣和就業影響外,有很大一部分責任在于任課老師。
由于所在實驗室的電腦室肩負本系所有年級的上機實習,可以接觸到不同年級的學生,有機會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自己當學生時候上機實習的情況,以及開學
初實驗室上機實習看,的確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上課期間在玩游戲。近段時間以來,由于少許任課老師都不去實驗室指導實習,我在值班期間有時要肩負愛學習的學
生的指導任務,以及愛玩游戲的學生的監督任務。通過開學近2個月以來,發現在我值班期間玩游戲,上網聊天等現象明顯減少,幾乎沒有了。同時,也向部分學生
了解他們理論課的出勤、學習情況。歸納起來,造成大學生不去上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中大部分原因與老師有關:
1.就業影響。
現在很多大學生可能面臨的是畢業即失業,更主要的是很多單位招聘時,都強調社會實踐,導致在校學生出去兼職,逃課是在所難免的。
2.知識陳
舊,或太超前。現在有的老師講課用的參考書還是幾十年之前的,有部分知識明顯落后于該學科的發展,甚至有的方法早以淘汰,老師講得津津有
味,學生昏昏入睡。但也存在一些老師,對待上課非常認真,每節課都投入大量時間備課,穿插了很多前言知識,沒有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聽不懂,自然要逃
課。
3.空洞的理
論,與實際脫離。對于學生或者初學者來說,我們常常在心中想的就是為什么要學這門課?它對我們的生活實際或者后續專業學習,甚至是工作有什
么幫助?可是在教室中聽課的時候,沒有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老師講的理論一大套一大套的,泛泛而談,不注重實際,導致學生沒有興趣聽課。
4.不注重實
驗課。國外老師對于一個簡單的歐姆定律都要用好幾個實驗來證實,而國內,很多老師都不注重實驗課,即使少有的幾次實驗,
老師根本不去,也不沒有安排專業的實驗老師,導致學生覺得做實驗就是玩,特別是上機實驗,很多學生認為是為他們提供集體打CS游戲的一次絕佳機會。
5.課程安排
不合理。現在大學擴招,院系合并,課程安排一再精簡,專業培養計劃也是一改再改。導致每個學期課程安排不恰當,專業基礎課的上課進程,跟不
上后續更深層次的專業應用。這個正像小孩學走路一樣,沒有學會爬,就去學走,自然要跌倒,多次跌倒后,自然要打擊信心,就會放棄。
6.重科研,
輕教學。可能有部分老師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和發文章上去了,輕視教學(這個與當前中國對高校教師的評價體系有關)。導致很多老師在教學上
不負責,認為在課堂上把時間‘忽悠’過去了,不管學生學習的好壞。期末考試,人人過關,年末學生對老師的所謂‘打分’也可以很高,雙方受益。
7.師生缺乏
互動。曾記得在讀小學的時候,一次在路上偶遇校長,不好意思與他打招呼。還被校長叫去談話了,更是在一次全校大會上,沒有點名的提到這件事
情。但是,請問諸位,在大學你遇到校長,你和他打招呼了嗎?甚至是遇到你的專業任課老師,你叫他(她)嗎?大學的師生關系,很多情況下都是形同路人。這種
情況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高嗎?俗話說:愛屋及烏。學生都不認識老師,他會更愛你的那門課嗎?你要知道常常一個老師不經意間的互動,會改變學生一生的
哦。
8.老師缺乏責任感和認真負責的態度。這個可能是很多學生不上課的主因。不管是初出茅廬的青椒,還是功成名就的
大牌教授。其不論二者學識,但是,往往態度能夠決定一切。只要你認真負責,想教好該門課程,都是能夠做好的。可能有的老師會說,我認認真真備課,走進教
室,只有寥寥幾個人坐在那里,我能夠認真嗎?這個我覺得,大部分原因在于缺乏互動,如果你真和學生互動,了解他們所需,適當調整授課內容,還會只有幾個學
生來嗎?有的老師依靠點名來鞭策學生上課,我覺得這是下下策。最好的辦法就是互動。
因此,要改變中國高校學生學習散漫的問題,任課老師要行動起來,不要抱怨現在的8090不好教。教師一要加強與學生互動,二要認真負責,三要擴大自己知識
面,加強專業實踐訓練。
后
記:以上是因近段時間,在我值班期間,學生們學習熱情較高,幾乎看不到學生玩游戲了,從而有感而發。很多觀點是自己所見所聞所想,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或
有失偏頗,請批評指正!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大學生學習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