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答:我們的研究生,到底能干什么?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4-10 15:27:46/ 個人分類:心得

    答:我們的研究生,到底能干什么?

    【殘雪不殘】的原文:

          我們的研究生培養定位到底在哪里?我們培養的研究生將來是要干什么的?    
       不久前聽一位教授說,現在啊,只要看他本科在哪讀的,后面的都是假的,碩士研究生還好一點點,博士文憑根本就是混出來的。    
       我們按照學術研究的方式培養學生,可是這些學生畢業后大部分不是做研究的。當然,這不是一個學校的問題。教育部半月前發了一個通知,要加大應用型碩士教育,現在湖南大學很快有了行動,一些學院開始計劃招收職業(應用)型研究生,培養方案完全不一樣。    
        我想,這種應用式培養方式,并非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與教育體制與中國的整個大學教育理念是有關的。高校改革以來,將原本是一塊學術圣地的校 園,與社會應用接軌,比如社會需要什么人才,就培養什么類型的人才,這雖好,但一味地偏離高校教育尤其是研究生的學術培養,失去了那個“根”,就會迷失大 方向,也導致學生們沒有一個正確認識。因為對于研究生而言,可能更重于理論的研究,而這理論可能與當前的社會現實有一些差距,或著用得著地方少,除了高 校、研究所之類的。    
       但如果轉變過來,來培養應用能力,又沒有多少優勢可言,而學術連半桶水都沒有,一想到就業,就有點害怕了。害怕?問他她看了幾本書,真正用了多少功?又何談有所成果?    
       在如今的就業情勢下,研究生是什么,學術是什么?我還堅持,學術正如法律同,是用來信仰的,過于市場化來搞應用型教育,是不可取的。

     賀巍

        以 下這段話,是從我自己的角度上談的:對于現今社會,人才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各個學科的發展和研究似乎已經失去了特異性,換句話說,各個學科的教育方式趨 同,都是以學歷和文憑作為人才判斷的標準。但在實際操作中,除去那些“關系戶”,工作能力強的人才能為企業帶來實際效益,也為企業所看重。由此而來,最后 的結果是,社會看學歷,工作看能力。這樣的話,使得高校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育遇到了很嚴重的發展瓶頸。很多學生,如我,都是在就業壓力下 選擇了研究生教育,但是又不得不面對研究生教育完成后的大齡和實際能力欠缺的尷尬。              

        在 我看來,考新聞傳播學研究生,應該是在具備了多年工作經驗后,有了一定的專業沉淀,需要進一步提升時才會選擇的深造方式。可是,在現今,當我們不得不為現 實而妥協而選擇研究生教育時,我們一定要看清新聞傳播學這一學科的特性——實用性。它不是哲學或者其他的學科,可以通過冥想或思考就能獲得很多重要的結 論,它是建立在實際運作上,它不是海市蜃樓,更不能奢求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高屋建瓴。沒有實際操作能力的理論研究是蒼白無力的,無異于“紙上談兵”。所 以,我們在接受研究生教育時,我們一定要結合實際運用,在運用和理論學習中獲得真知。            

        我 尊重學術研究的“圣潔”,但是我認為學術的“根”絕非是“不食煙火”,學術的“根”是活生生的現實,是實際運用,是實際操作,它正是在實際操作中汲取的養 分而得到的“精華”。各個學科的運用是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學術這一“精華”必須緊跟實際發展,順應實際發展,并預測實際發展,這才是真正的“學術”。               

        不應對“應用型”學術存在偏見,要知道,它是現實催生的衍生品,正是因為我們妥協于現實而迫使學術妥協于我們自身的結果。而且,我相信,如果你真的存在信仰,那么無論你在什么情況下從事學術研究,都會心中篤定——“此地即天堂”。


    TAG: 研究生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