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成長的過程的
9項修煉:個人修養、身體健康、刻苦勤奮、研究能力、表達能力、知識面、自信心、高效工作和創新能力。
在經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之后,研究生群體會出現明顯的分化現象:有的研究生素質全面,綜合能力強;有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而有的研究生名義上畢業了,拿到了學位,但并沒有學到真本事。這種分化是怎樣形成的呢?
研究生一般要經歷入學考試一錄取一課程學習一論文開題一研究工作,或論文階段一編寫論文一論文答辯一獲得學位等過程。從這個角度看,研究生之間是沒有明顯
差別的,但在培養過程的背后,還存在著更多深層次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是不可見的,而這些因素對研究生的成長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為了說明研究生成長的規律,我們把研究生的成長過程分成
6個臺階、9項修煉。之所以用“修煉”一詞,第一層含義是想借用《第五項修煉》的詞義,第二
層含義是想說明研究生的每一個進步都需要經過艱苦的努力才能實現。同時,在不同臺階上,研究生本人和其導師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一、不同的臺階及修煉內容
研究生來源多樣,有應屆生,也有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往屆生,他們的家庭背景、成長
環境、社會經歷等都存在明顯差異。所以從入學第一天起,研究生個體之間就
存在著層次差異,就站在不同的臺階上如圖1。研究生培養的目的就是讓他們經過兩到三年的學習,都能取得進步并站到更高的臺階上,而究竟能站在哪個臺階上,
我們認為這9項修煉至關重要,當然也與導師的作用分不開。
1.臺階I
第一項修煉:個人修養。先學做人,后學做事,這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研究生要在人生目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質、心理素質等方面加強修
養,通過教育實踐活動,確立并固化正確的價值觀。其中,良好的道德品質是自身修養的關鍵。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提高人的智力素質的精神動力,又是決定一個人的
才能作用方向和價值大小的關鍵因素。個人修養的內容廣泛而多樣,只有注意平時的積累和鍛煉,才能成為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
第二項修煉:身體健康。健康的體魄,旺盛的精力,是完成研究生階段學習任務和今后參與社會競爭的有力保證。健康的身體來自于健康的心態和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培養自己的快樂情懷并堅持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是研究生階段自身修煉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三項修煉:刻苦勤奮。刻苦勤奮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愛迪生就說,天才就是99%的勤奮加1%的汗水。刻苦勤奮是一種習慣,是可以培養的。研究生在學習生活中,很多時候要獨立面對各種問題,這也為他們養成刻苦勤奮的習慣提供了良好機會。
2.臺階II
第四項修煉:研究能力。研究能力主要是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研究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研究生培養中的核心內容。發現問題需借助于發散
式思維。發散式思維既有廣泛的研究,也有重點研究;既重視細致的觀察,也要求對事實作出解釋;既需要審慎思考,也需要快速得出結論,指出問題所在。比如在
地質研究中,就需要對研究對象有深刻的認識,閱讀大量文獻資料或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和掌握前人的認識水平和研究狀況,在此基礎上經過深入的
分析而發現問
題。發現問題最終還需要解決問題,解決問題需要集中式思維。集中式思維關注的是明確的問題,能夠迅速地提供清晰明了的解決方案,其關鍵在于重點突出,而秩
序、簡約、常規、責任明確、
標準分明以及可預見性則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實際上,在一個項目(課題)的開題報告中,上述內容都涉及到了。但遺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有機會參與項目(課題)的開題論證,大多數研究生只完成
項目(課題)內的部分研究工作。對此,有兩項彌補措施:一方面,研究生要有意識地了解整個項目(課題)的背景,認真審視和學習前人是如何提出問題和提出解
決問題的思路;另一方面,研究生在完成畢業論文的過程中,不要局限于論文報告的完成,而要把視野放到整個課題的研究,在理解的基礎上,重新凝練問題,按照
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編寫論文,讓論文“基于
科研報告,高于科研報告”,使論文聚焦于某一問題,分析深,論述透。這樣,就可獲得發現問題和解決
問題全過程的訓練。
完成臺階I和臺階II的四項修煉,只能說研究生的基本功課做到了,基本具備了獨立從事
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
3.臺階III
第五項修煉:溝通表達能力。研究生在步入社會后,無論是從事科研工作還是從事其他各類工作,溝通表達都非常重要。在研究生階段,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主要表
現在對學術觀點、科研報告等的表述或講解上,要求觀點明確,思維清晰,論據確鑿,語言表達清楚、流暢,善用肢體語言等。石油地質專家梁狄剛系統總結了講好
一個科技報告的要點,如工作做得好,才能講得好;用最簡練的語言,最短的時間,表達最清楚的概念;講透最精彩、最有特色的部分;命題要準確;語言要生動
等。
當然,溝通表達能力并不僅局限于報告的講解,它還包括表達思想、聽別人意見的能力等。溝通表達能力也是可以培養的,如研究生多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活動,多看
看別人尤其是老師是如何準備素材、形成思路和提綱并用語言簡潔地表述觀點的。要抓住項目(課題)匯報、論文進展匯報等機會,認真準備,有目的地訓練自己。
4.臺階IV
第六項修煉:培養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較寬的知識面。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今社會,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是大勢所趨。因此,在研究生階段,一方面必須借助于
學位論文,夯實專業基礎,成為一個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校園環境,多提問、多思考、多參與,不斷拓展知識面,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成為一
個復合型人才,這也是建立自信和向更高層次進階的重要基礎。
第七項修煉:建立或強化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影響著個人的能力和命運。建立自信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研究生階段中的一項修煉,因為只有有了自信心,才能面對未來復雜多變的社會,面對各種挑戰而勇往直前。
自信有能力自信、非能力自信和潛能力自信三個層次,基本的自信包括能力自信和非能力自信。所謂能力自信,是指一個人自己能做的事,就相信自己能做,勇于將
自己的能力體現出來。非能力自信是指一個人對自己不能做的事能坦然處之,不會影響其能力自信。非能力自信是能力自信的保障,如果一個人既有了能力自信,也
有了非能力自信,就會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充分顯示自己的能力。同時,人的能力是有很大潛力的,一個人本身所具備的能力可能并未被自己所認識,而人往往會
遇到身處困境的情況,或遇到沒有能力做但又必須去做的事情,只能背水一戰,這時候就必須相信自己能做到,這就是潛能力自信。建立潛能力自信,實際上是建立
挑戰困境、攻克難題的勇氣。
自信心是研究生在學習和工作中、在不斷取得進步的過程中逐步建立或得到強化的。如何培養研究生的自信心呢?除了前述四項修煉外,還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些都需要研究生有意識地去培養和鍛煉。
完成了以上七項修煉,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優秀的研究生。如果缺失其中任何一項都可能對未來的工作形成制約。
5.臺階V
達到這一臺階,不僅要求學會如何做好工作,而且要求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第八項修煉:高效工作。“你工作了多少小時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每小時做了多少工作”。在現代社會中,高效率工作能力顯得異常重要。具有高效工作習慣的人,
往往能夠跑在時針的前面。高效工作也是一種習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修煉: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制訂有效的工作計劃并在執行過程中適當調整,專心致志,抓住
重點等。高效工作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長期積累和磨煉。
6.臺階VI
達到這一臺階,除前七項修煉外,還需要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能達到這一臺階的研究生,具有成為科技精英或領導精英的潛質,因此,我們提出第九項修煉——創新能力。
創新包括理論性(原理、概念)創新、
技術性創新(跟蹤性)和集成性創新。理論性(原理、概念)創新是新的概念(如熵的概念)、原理(如測不準原理)的提出
乃至新的理論體系的建立(如混沌動力學);技術性創新是對現有技術或產品的改進、改型或改性等…;集成性創新是將現有的資源或技術整合成新的技術、方法或
新的產品,如專業軟件的研制,就是集成了專業領域內的多種技術方法,提供了解決專業問題的工具。
要培養創新能力,就需要有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性思維,不受傳統思想的約束,要觀察、提問,透過現象看本質,經常對比和聯想、交流和碰撞,并能適時地總結和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有環境的保證,導師在這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后面將進一步討論這一問題。
二、各臺階之間的關系及研究生與導師的作用
1.各臺階之間的啟承關系
第1臺階的個人修養、身體健康和刻苦勤奮三項修煉是以后各項修煉的基礎,第1I臺階的研究能力修煉是一個合格研究生必須達到的基本標準。溝通表達能力和自
信心修煉對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這些修煉,使研究生樹立起一種信念,即“我能夠處理好周圍的各種關系,我有勤奮的精神和健康的身體,我有能力獨立
完成科研工作,能夠清楚地表達我的觀點,我對未來充滿信心”!這就是站在第Ⅲ、Ⅳ臺階上的優秀研究生的宣誓。高效工作能力的修煉,要求研究生不僅能充滿信
心地做好科研和講好科研報告,而且能高效率地完成這些工作,具備高效工作的習慣,這就是站在第V臺階上的杰出研究生的表現。如果一位杰出的研究生又獲得了
創新能力,那么,他/她就是站在第Ⅵ臺階上的精英。
不同臺階上研究生的培養內容有相互包含的成分。實際上,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這9項修煉內容都是要培養的能力,并不是每個臺階僅僅培養圖l所示的內容,但
這樣劃分的目的在于,更加強調每個臺階上培養內容的差異,突出研究生循序漸進的成長過程。比如,.自信心的修煉應該貫穿于研究生的整個培養過程,但臺階
IV中要求的自信心不僅是學生感覺的自信,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力自信和潛力自信,是有層次差異的。在培養過程中,也鼓勵研究生同時進行多項修煉。
2.在各臺階上研究生和導師的作用
在研究生成長的不同階段,研究生和導師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在第一臺階上的三項修煉,主要靠研究生自身的努力來完成,內因是決定性因素,研究生個人學習態度、學習目標等,直接決定了他/她的成長和他/她能夠在兩三
年時間內登上哪個臺階。在第1I到第1v臺階上的三項修煉,要靠導師和研究生之間的密切配合來完成,也是導師發揮主要作用的階段,導師要負責把研究生“扶
上馬”,為研究生提供成長的“孵化器”,使研究生獲得基本的能力和自信。在第V到第vI臺階上的三項修煉,主要靠研究生自身的努力來完成,導師起到的作用
是輔助性的,導師的作用是“送一程”,而能否“跑得快”,就主要看研究生個人的“修行”。
三、結論與建議
無論研究生將來從事什么職業,但對其思想品德和素質的要求是統一的,都是讓他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學到方法,拿到鑰匙,掌握精髓,提高綜合素質。同時,不同
的研究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特點、特長和個人未來的就業取向。如
中國石油大學以培養石油科技人才為主,但不排除培養出未來的商業精英和政治精英。研究生
學什么和具體學到了哪些知識和技術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于要學會如何學習、如何成長,授人以魚莫若授人以漁。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多元化的,無論怎么學,單
憑在研究生期間學到的那些知識和技術是不足以安身立命的,在思想品德和素質歸一化培養的基礎上,要給研究生一定的個人自由發展空間,鼓勵每位研究生結合自
己的專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因此在研究生培養中,導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1)營造寬松的學術氛圍。為研究生提供一個寬松、自由的學術環境,鼓勵他/她們沖破思想禁區,敢于挑戰權威,面對困難,培養發散性和逆向性思維,在對其進行基本科研能力培養的同時,注意創新能力的培養。
(2)督導和引導差異化策略。對處于不同臺階上的研究生,應采用不同的方法。對處于第1到第1II臺階上的研究生,應以督導為主,工作目標要適當,布置任
務要明確具體,工作檢查要及時經常,督促研究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逐漸養成刻苦勤奮的習慣,并提高科研能力。對處于第1V到第VI臺階上的研究生,應以引導
為主,一般要定出較高的目標,給研究生以更大的自由空間,由其個人制定并實施完成目標計劃,導師要多引導、少干預,主要是在研究生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指
導。
(3)建造人才綜合發展平臺。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是一個方面,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也同樣重要。所以導師在安排研究生完成科研
任務的同時,要為研究生創建一個綜合發展的平臺,積極創設進行這些修煉的內外部條件,如組織研究生定期匯報工作進展,開展交流活動,鼓勵他們多讀綜合類書
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