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現在的研究生培養目標?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4-09 14:51:04/ 個人分類:科研之路
我國于1980年2月2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有一個明確的要求,其中對碩士研究生的要求是:“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任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從該條例可以看出,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學術型人才。時至今日,三十年過去了,雖然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我國開始設置和試辦專業學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第二條規定:“專業學位作為具有職業背景的一種學位,為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但就整體而言,專業學位在研究生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研究生的年招生規模只有區區幾萬人,如今的招生規模早已非昔日可比,如果我們仍然把研究生教育定位為培養學術型人才恐怕既不符合實情也不可能做到。王老師身在中科院持有這種觀點是正常的,因為中科院作為專業的研究機構,他們的研究生培養目標如果不是學術型人才,那么還有哪個部門、哪所學校的研究生培養目標適合作如此定位?對于學術型的研究生而言,他們的終結目標當然不是攻讀碩士,而是攻讀博士。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計算,現在我國每年招收的博士生五萬人左右,不到碩士生招生人數的十分之一,換句話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碩士生畢業后將走向社會從事一般性工作,難不成為了那不到百分之十的未來博士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碩士也跟著一起享受以博士為目標的培養方式?誠然,學生的能力也許有個挖掘的過程,但事實是,每年數以幾十萬記的碩士畢業生絕大多數不可能真正做科學研究,即使是博士也有半數以上進了政府機關當了公務員。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是否該思考一下,我們的碩士生培養目標需不需要作適當調整?
如果我們堅持碩士生的培養目標不變,那招生規模就應該調整,不是擴大,而是要大大壓縮,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壓縮是不可能的,在這種情形下還強調什么學術型人才培養恐怕有點一廂情愿,實際不可能做到。如果我們片面強調學術型,最終會帶來什么?無論是目前的師資實力還是生源質量都難以保證每年培養幾十萬的學術型人才。
再來說說研究生去中學的問題,王老師的觀點是建立在研究生教育是培養學術型人才基礎上的,我們且在此基礎上探討一下。就說數學吧,數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掌握數學知識還是學會運用數學?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怎樣才叫運用數學?簡而言之,學會提煉數學問題,懂得用數學思想分析問題,善于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這個要求相對于中學生是不是有點高了?有點不切實際?可是如果我們學了數學卻不知道如何用數學,那學來何用?難不成真的為了應付考試?那還進行教育改革做什么?大家都鉆進題海比解題水平就行了。問題的嚴重性在于,教師憑借什么教給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見一個真正高水平的數學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科研經驗的積累,因為數學研究本來就是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研究生教育不失為培養中學教師的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當然還有個如何當教師的問題。因此,我認為數學專業的研究生當中學教師未必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至少比當公務員更加具有針對性,比起某些政府官員建議修建大學生練攤市場更加靠譜些。其它專業如何我似乎沒有太多的發言權。
相關閱讀:
- 一個跨專業讀碩士的畢業研究生心得 (Roger01ws, 2010-4-02)
- 如何成為一位成功的研究生 (huihuidetian112, 2010-4-02)
- (王德華老師)研究生論文寫作 (lclong0213ng, 2010-4-03)
- 《如研究生果讓我重新讀次》——王泛森院士 (maomi520, 2010-4-04)
- 導師們喜歡什么樣的研究生? (chongwenmen, 2010-4-04)
- 研究生選導師-自我情況介紹 (uwku58h, 2010-4-06)
- 好文分享--研究生成長過程中的6個臺階和9項修煉 (aasle, 2010-4-07)
- 轉載:研究生畢業擇業之我見 (358uwcj, 2010-4-07)
- 研究生復試:面試與被面試 (心情se567, 2010-4-08)
- 會思考——研究生的自我“修練” (iwfi325iwc, 2010-4-09)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研究生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