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論文的修改是永無止境的,時間上卻有個結束的時候。以時間(20周)為標準給你一段論文寫作的生命歷程,今天按計劃已進入到了定稿階段。
定稿是論文的一種狀態,就好比人生的暮年,夕陽一片的黃昏。
定稿中“定”是一個有時間屬性的字,其含義是不允許再修訂,本意并不代表終止。
定稿提醒讓我們,任何事情都有結束的時候,當結束的時候到來時,考查這件事情做的好與不好的,可以參照初衷。以始為終,萬事不覆。好的態度最終決定好的成果,踏實的過程才是成果得到豐實的材料。
一個學生在提交定稿時有遺憾,是一種正常的表現。表明還對自己有要求,還對自己有期待。
一個學生在提交論文定稿時,有一種“勝利大逃亡”的沖動,是件讓導師失望且倍感可悲的事。
在我看來,一件事情在劃句號時,是讓人感慨,也是讓人能夠體會生命歷程的時刻,現在畢業論文指導劃句號的時刻到了。我相信自己所打的字能夠證明我沒有忽視自己的義務。
在即將結束論文指導時,我對大家論文寫作過程進行以下總結:
一、邯鄲學步,母語失范。
漢語還是大家最重要的工具,要始終重視自己的中文水平。演講、寫文稿、與人交流思想、思考都需要母語。自己母語應用能力出現問題,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大家在寫論文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也許就是中文,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母語功底不好,表現在缺乏語法約束、不符合漢語習慣、英文范式的中文、用詞不講究等。這反映了自己在母語上的“推敲”習慣和修辭耐心。
因母語失范,有的學生畢業論文幾乎是朽木一塊,千瘡百孔,自相矛盾,詞不達意,寸步難行。這很讓老師痛心。這說明要么是學生所受到的教育滑坡了,要么是學生對自己缺乏嚴格的要求。我更趨向于那種“是否對自己要求的不夠嚴格”的反思來彌補這一切。
將自己母語用不好,幾乎是對祖先的不敬。因學英語成了邯鄲學步,更是一種求學的可悲。
好的語言習慣和表達能力,來自長期對經典文獻的閱讀積累。請不要用口才來衡量文才,韓非子口吃,而文才智慧天下稀奇,市井之人,口才出群,卻少有留世佳句。聽起來似乎有理的東西,推敲起來往往會引發一場爭論。
可以從學生畢業論文的文采中,檢驗出這個學生在讀大學期間,在圖書館的時間,在思考上所花的時間。在拿到了畢業證書時,也許真正表明學生讀大學的情況的正是這份畢業論文。
二、重結果,輕科學精神
結果很重要,應該面向結果而工作。結果不是全部,結果是全部的組成部分。良好的結果往往伴隨著科學的實施過程,支撐這一個結果執行的,少不了要有人的科學精神。
什么是科學精神?2006年第8期《書屋》李啟詠的文章指出“科學無疑具有重大作用。但是,科學本身不是一種宗教,也不是一種信仰。如果科學或者某種“科學結論”成為一種宗教,或者一種信仰,那么,科學前進的腳步又會被束縛住了。科學一旦成了宗教,科學創新就會被嚴重窒息;科學一旦成了信仰,舊有的“科學知識”就會變成頑固的偏見,科學就會演化為迷信。”【此段為文摘】
科學精神就是獨立思考的精神,科學精神就是勇于質疑的精神,科學精神就是“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的精神,科學精神就是一絲不茍的精神,科學精神就是理性的精神,科學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的精神,科學精神就是善于傾聽并尊重不同意見的精神,科學精神就是誠實謙虛、有錯就改的精神,科學精神就是將不疲倦地探索未知領域自覺化為無窮樂趣的精神。【此段為文獻】
那么,什么不是科學精神呢?可概括為:唯我獨尊、永遠正確不是科學精神,主觀臆斷、不求甚解不是科學精神,迷信權威、迷信本本、人云亦云不是科學精神,教條主義不是科學精神,試圖消滅不同意見不是科學精神,亂抓辮子、亂扣帽子、亂打棍子不是科學精神。【此段為文獻】
學習的過程就是培養科學精神的過程,畢業論文更能檢驗學生的科學精神。不少學生為了畢業證書,放棄了擁抱科學精神的機會。思想和認識被殖民化、概念化,無科學精神而不自知。比無知更可怕的是誤知。
三.缺乏精進的志向
青年人是依靠志向而激發斗志的。中文講“有志事竟成”、“預則立,不預則廢”,英文講 “W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畢業論文就是檢驗你謀略的試金石。短短的20周,可能就是學生一生中20年的縮影,也可能成為學生一輩子的縮影。重要的是,當我們看到,世界最終都要消亡,萬事過去了可能根本都沒有什么意義,即使如此,沒有人能阻止你可以讓這個沒有意義的歷史,變成有意義的過程,有意義的過程起始于理想的藍圖,充滿著“盡自己最大努力”的精進。
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畢業論文對此已做了一次測試。測試了學生思考的耐力,思考的持久性,思考的連續性,思考的新穎性,思考的科學性,思考的有效性,思考的藝術性……
不要因為你身邊沒有優秀的人,就認為世界上的人不過如此。優秀的人總有讓人敬佩的夢想,從論文中就能折射出來。寫論文的過程也映射出你造夢的能力。從開始寫論文起,這個世界上還根本不存在這一篇屬于你的論文。一旦開始動筆,你的立意,你的夢想早就包含其中了。大家起步時一樣都是一張白紙,然而經過努力求學,再求學,努力完善自己,努力嘗試失敗,最終才可能得到優秀,也許沒有得到優秀,但努力會讓自己更了解自己。因為清楚自己,加上這個過程中培養的韌性,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會讓你得到更多正向發展的機會。這個正向發展的趨勢,就是你人生未來的夢境。
最后,我要說的是,繼續參照我以前的指導,在沒有結束答辯前,永遠不要停止對你論文的修改和打磨。
論文驗證了你的中國心——母語的熟練程度,驗證了你大學在圖書館的時間,在思考在寫作的時間,驗證了你的科學精神,驗證了你的理想。
再次將我對你的信任給你,我從來沒有對學生失望過,因為我對未來不失望,而青年人就是未來。
雖然你還不成熟,但不要以年青為借口,重要的是要勇于接受挑戰,創造夢想。
就這些,還有很多夢想等待著你去完善和創造。
祝你們成功!
寫在2009年5月17日09級信管畢業論文指導結束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