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的首要標準是能夠帶領學生走在其學科領域的最前沿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18 14:39:06
從最初的因果關系看,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之所以需要導師,學術界之所以有了導師這樣一回事(或曰制度),既不是因為需要導師搞錢,也不是因為導師可以將本質上只能夠成為秀才的人改造為天才。導師的本來作用是通過自己的經驗和思考以及建立在其上的對于學科領域甚至世界的認識,幫助學生在盡可能早的時候看到盡可能遠、盡可能全貌的未來以及盡可能真實的通向未來的道路。導師通過一席又一席的話語,必要時包括“拼刺刀”在內的身體力行,使學生了解這一切,也了解自己的悟性和能力,知道自己通過努力所能達到的境界是天才還是秀才。如此,學生達到了“勝讀十年(或若干年)書”的求師效果。
在我們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導師們欲將導師這件事做到最好,自己必須處在其學科領域的最前沿,成為其同行中站得最高、看的最遠的少數幾個人之一。這是他/她的學生們能夠在與其資質相同的人們的競爭中盡早地做到情況明了、心中有數的前提。科研水平的高下往往不在于投入資源的多寡,而在于你所研究的問題的重要程度和所采取的方法的巧妙程度。
學生們要在其同等學術資歷的人們中先知先覺,還須跟隨導師在其學科領域的最前沿行走和修煉一段時間,經歷問題、挫折和轉機,才能把從導師那里聽來和看來的信息和觀點變為自己的卓見和本領。導師要能夠解惑并帶領不同資質的學生走在其學科的最前沿,僅僅是自己看得遠就不夠了。對于天才資質極強的學生,也許(僅僅是也許)導師搖兩下鵝毛扇就夠了,但對于秀才型或準天才型學生,導師和學生一起深入問題,拼兩三個回合的刺刀恐怕在所難免。畢竟,一個研究生導師不能只會指導超級天才,讓具有秀才資質的學生盡快成為合格的秀才,讓更多秀才型學生參與、體會和貢獻于學科領域最前沿的研究是導師更經常性的工作內容。
今天,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究一方面成為了一部分人們賴以謀生的職業,另一方面因其結果的不確定性帶來了研究資源(經費)的不確定性。于是搞錢,搞到賴以維持研究活動的最低限度的經費便成為導師在學術之外必須衍生出來的一項能力。在本來就“陽春白雪和者蓋寡”的人類社會,讓別出心裁的思路唱起來動聽絕對是一項藝術(應用性研究好些);在中國現行的評價體制下能夠得到大量經費而不對學術正義的淪陷做出貢獻更是一項挑戰。所以,導師要有靠少量經費實現研究計劃的能力。
事實上,純粹的“小米加步槍”很難取勝,取勝的“小米加步槍”一定別有洞天。如上世紀40年代末的國共內戰,打的是誰掌握了農民這個當時最大的戰爭資源;上世紀50年代初中美在三八線上較量的是兩國國民的戰爭承受力。以較少的經費做更有意義的研究,導師得靠未來前途的吸引力、民主作風的感召力、技術路線的巧妙性、以及合理妥協的對外合作凝聚和善用科研資源。作為一句題外話,讓高年級或助手級學生接觸和參與這些學術之外的活動也應是導師的指導內容。
最后,無論導師如何,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選擇和主宰著自己學習活動的走向、進度和結果。導師能做得只是兜售建議、演示方法、和質量控制。比如,具有秀才資質的學生一心要成為天才,導師唯有大力支持(當他/她面多拼幾次刺刀),而不能限制。相反,對于決心按照國內現行的評價機制靠跟蹤效仿式研究盡快裝點履歷的學生,徒有學科前沿思路的導師失望之余也只能盡力而為,而不能將其逐出師門(合理妥協)。
以上體會不知同仁們、學生們以為然否?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學生導師學科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