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茶
大學行政化被指五宗罪(轉載)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2-16 15:00:00/ 個人分類:大學行政化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
據《瞭望東方周刊》報道大學行政化堪稱如今大學一切問題的總病根。簡言之,大學行政化有五宗罪。
其一,大學官場化。
一方面,大學主要領導來源行政化,校長的任命成為教育主管部門的壟斷資源,校長與教育部門官員“交換”頻頻。
另一方面,對應“985工程”的啟動,中國高校中開始有了一批副部級干部,現在有31所大學的黨委書記和校長是副部級。
大學要自主,首先校長要自主。官員轉行當校長也并非全然不可取,但是校長都由行政任命產生,來源單一,尤其缺乏由獨立的遴選專家委員會公開選拔產生的渠道,勢必助長大學的官本位。
其二,資源分配行政化。
這一方面表現在中央各部委掌握著向學校分配資源的權力,為此,大學不得不與地方一樣“跑部錢進”,甚至用頒授博士等頭銜去換取官員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學校內部,“官老爺”把持一切,在職稱評定、課題申報等重要學術資源的分配中,各級領導都享有“特權”,行政領導往往擠占了有限的學術資源。
其三,評價機制一元化。
一位頗有名望的教育學者表示,這么多年來他雖然獲得了社會輿論的掌聲,但是幾乎沒有得到過任何官方獎項。而如今的現狀是,各種大課題和獎項多為政府所設,得到這些獎項,意味著你的學術地位受到認可;得不到這些獎項,意味著你被排斥在主流學術圈之外。如這位學者所言,政府獎勵學術本是好事,但是僅以此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則不利于學術自主。
其四,教授人格矮化。
一位在美國留學多年的學者戲稱自己為“表格教授”,因為在回國近五年的時間里,他把相當一部分精力花在填表上。這也是行政化使然,因為有多少一級學科,多少研究基地,獲得了多少社會科學基金,發表了多少論文,都是學校各級領導的政績。正是在這樣功利性的高壓下,我們看到了教授剽竊等人格矮化的怪現狀。難以想象,一個終日忙于填表和完成工作任務乃至剽竊的教授,有朝一日竟能成為學術大師。而沒有學術大師,所謂世界一流大學又從何談起。
其五,學生世故化。
不可想象一個官本位的、功利化的大學,能夠培養出溫總理所說的具有“獨立的思考、自由的表達”的學生。就像一位教授所批評的:“現在社會上說學生不正義、圓滑、沒原則,只愿意自己過得舒服,這都是大學教會的,學生進門時候不這樣,出去時候全會了。”本科生學會了行賄教師換學分,研究生忙于為“老板”做項目而無暇學業,有些學生團體幾乎成為“官僚試驗田”或“微型名利場”。
相關閱讀:
- 大學該干什么?--過來人的忠告和建議 (ztj970831, 2009-12-29)
- 一名董事長給大學生的18條忠告 (huihuidetian112, 2009-12-29)
- 大學精神啊,我們都在喊你2010年回家 (DragonsABC, 2010-1-06)
- 中國退步最快的十所大學 (santa, 2010-1-07)
- 朱清時:大學的靈魂是追求卓越 (阿九, 2010-2-02)
- 大學要有自己獨特的靈魂 (HEC_css, 2010-2-05)
- 什么是大學的獨立精神 (HEC_css, 2010-2-05)
- [轉載]如何讓功利化不再要大學的命 (notrjhn, 2010-2-05)
- 大學要有活力 關鍵要給年輕人成長的空間 (popshengu, 2010-2-11)
- 創建“一流”的大學 (HEC_css, 2010-2-13)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大學行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