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中國的科研能否也這樣呢?中國現在大力提倡、獎勵發外文文章,提升科研的國際地位,這對中國人民有什么實質性的好處呢?
我感覺,中國的科研,能不斷改善中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就夠了,不必管外國人說三道四,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技術,但無需靠他們來評價,無需向他們輸出技術,他們需要,應該來學我們,就像我們學習他們一樣,而不是我們主動倒貼錢奉送。
中國把花在發外文文章、參加國際會議方面的資金,用來購置實驗設備,把花在這方面的時間用來進行科研,我感覺比在國
外期刊上發文章更有意義。什么Nature、Science,意義多大?就知道你出了個成果的意義?我們要的是你的成果對中國當前的發展帶來的益處,不是
你成果有什么地位。你成果地位再高,對中國沒什么實際效用,中國為什么要給你投入那么大的財力、物力呢?現在講究績效,講究急功近利,所以解決當前的實際
問題應該略重于成果以后的潛力,長遠的計劃,也是從現在一步一步做下去才能實現的。
我們要的是實惠,不是虛空的東西。有些東西,包括諾貝爾獎,就是獲得了,也不會改善中國的貧窮落后,也不能使中國人
民能輕松買得自己的房子和車子。中國落后面貌的改善,只能通過中國自身科技實實在在的發展來實現,空頭榮譽沒一點兒用,外國人的評價也沒一點兒用。科技的
進步,可能能獲得國外的好評,但國外的好評,卻一般不能帶來科技的進步,這需要科研人員長期艱苦的勞動。
中國的科研人員,應該踏踏實實地做直接有益于中國,間接有益于世界的東西,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中國。外國人要用,他們
自己學習。就如造原子彈一樣,我們只需為自己制造,無需向別人公布技術,你研制成功了,目的就達到了。讓外國人知道的是你的有關進展,而不是具體技術,向
國外宣傳,可以由有關媒介去做,各司其職,科研人員不必親自把自己的技術呈奉給別人。原子彈的研制,美國提供技術支持了嗎?所以很多技術,要想學的話,學
習者應該主動,現在中國人還沒出師,就想做老師,不管別人要不要,非要向別人慷慨贈送,有點操之過急了,也得不償失、本末倒置。
追求諾貝爾獎,追求國際聲譽,而不是追求改善人民的生活,是個嚴重的錯誤思路。希望中國走自己的路,腳踏實地地搞自己的科研,而不是去聽外國人的聲音,受外國人的擺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