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轉:聽院士講科研創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11 10:36:22

    讀書是為了什么?在封建社會,一個說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說的好啊。文化大革命時期講越有知識越反 動,不亂不治。北大炊事員曾說,教授有什么用,我們還會做飯呢。知識被貶低道如此地步,這是十分荒謬的,當然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社會經濟停滯不 前倒退,這對我們國家來說有深刻的歷史教訓,這更加彰顯了知識的重要性。

    我們國家經濟的基礎來源于農業經濟,盡管建國以來到現在國家科技實力不斷的在進步,但是畢竟我們國家直接從封建中走 來,一下跳到了社會主義,沒有經歷資本主義大發展時代,所以直接導致了我們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度不高,這在知識產權問題上表現的尤為明顯。我們造一臺 MP3,利潤的3/4都要交專利費,是交給人家了。有數據統計,在2006年,我國6家規模相當的軟件公司總共才有幾十項專利,而美國僅IBM公司就有 3000多項專利,僅專利費一項就入170億美元,在這點上可以看出,知識是無價的。
     
    我們某些同志是意識不道知識的重要性的。知識是需要積累的,而這種積累又是需要時間的。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領導們沒把基礎科學研究當成一回事,造成了在相當的時間內我們國家的科研水平發展緩慢。

    曾經有過這么種不良想法:造飛機不如買飛機,買飛機不如租飛機,把我們辛辛苦苦研究建立起來的科研數據白白浪費了, 因為造飛機這件事是需要長期堅持的,氣動力的數據庫也是需要長期積累的,長期的這樣的思想的影響造成了我們科技創新能力很差,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在 幾十年以上。

    近段時間針對中國不斷的反傾銷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反傾銷調查無一例外都是科技含量不高的產品,如果是高科技的產品,他們還求之不得呢,得想方設法的請咱賣給他。對于那些高科技產品,雖然我們不主張漫天要價,但是我們想要多少就要多少,哪里還來反傾銷啊。
     
    現在我們充分的認識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我們必須要按照通用的規矩辦事,不能我行我素的胡來。知識產權是要保護的。
     
    要有知識,要有創新,這對一個國家的進步的作用巨大的。

    對于我們研究生,一定要先學好專業知識,不能糊弄。糊弄也好糊弄,很多人是在讀書,看懂的看不懂的稀里糊涂的都過去,讀下來,連自己的腦子也亂成漿糊了,怎么還能談創新?

    我們要學好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不主張做民間科學家。民間科學家因為沒有經過嚴格的科學訓練,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講即使是造出了某些東西,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能耗、穩定性等非常重要方面,你跟他們講,他們都不懂,也不懂怎么去做。
     
    我們做科研,功底必須扎實,要有嚴格的訓練,嚴格訓練的“嚴格”跟“刻苦”不等價,一個人整天坐在那里刻苦,不見得有嚴格的訓練,嚴格的訓練必須有科學的訓練。

    要有扎實的基礎,必須多看書,但書看的多,不一定扎實。還是一點要強調,深厚的功底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的訓練。

    科研還要有寬廣的視野,錢老曾經說過,科研就像建金字塔,它需要科研人員有深厚和寬廣的知識面,因為現在好多學科說白了都是交叉綜合的,寬廣的視野不但能為科研人員提供豐富的靈感,提高科研效率,更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要做專業科學家,專業科學家是不說數學上無根據的話的,在專業科學家眼里,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可理的,有解的,暫時的無解也是研究的深度還不夠,我們是唯物的,強調宇宙是可知的。
     
    做科研猶如譜音樂,科學家和音樂家都需要嚴格科學的訓練。
    看 書的過程,是要把書先看厚后看薄,把書看厚是你認知的過程,把書看薄你是讀懂讀透的過程,黃老師建議我們看完書,或者看完一段書以后,要閉上眼睛想想,回 憶思考一下,看了什么。通常我們看書都是讀通了,所謂讀通了,就是能讀過去,沒打嗝,但真正看透了嗎,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黃老師強調創新的重要性。
    黃 老師講:搞科研是一項工程,是一項艱苦的過程。我們進行科學研究首先要端正自己目的,即我們搞科研的激情從哪里來?首先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不能為錢,錢是個 壞東西,沾上了這個,什么都難搞。現在的某些制度,比如發表多少篇怎么怎么樣的文章怎么進行獎勵,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目前的學術氛圍,導致了學術腐敗頻 發,一稿多投,一個項目往往能搞出很多篇的文章,導致文章的質量不敢茍同,我們要靜下來想想,這個領域值得發100來篇文章嗎?我們搞科研,做學問,是要 發文章,發文章是為了與國際上的同僚進行更好的學術交流,這才是文章的目的所在,故文章必須是反映了你的深層面的工作。當然了,目前國內的這些氣氛也是制 度所導致的,我們處在這個環境里,不謀求改變什么,但求潔身自好,保持科研的一份真純。通過科研解決問題,追求不是復雜,有些同志做問題,把簡單的問題搞 復雜,以為這樣是好的,其實不然,許多問題,其實你用簡單的方法做出來,其實效果上并不差,也不一定是不可行的,工學講求的是實用,你做理論可以做,但實 際中有很多的限制因素導致了某些控制算法的不可行。
     
    工學,尤其使我們的控制類專業,需要較強的數學功底,但數學這個東西你是學不完的,結合自己的專業方向,有目的的學習需要的數學知識,才是我們的第一選擇。
     
    創 新,創的是新。其實好多情況下,有些同志的科研狹隘地僅局限在看別人的論文或者研究成果,發現一些小問題,補補漏洞,寫篇文章,也能畢業,但這談不上創 新。這也是最初級的階段。創新必須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吸收前人的思想的基礎上,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這個問題別人研究到什么程度了,還有什么地方沒有 挖掘,我能不能研究。確定了自己能力范圍內的課題,就該潛下心來進行科研創新。當然有更高的階段是開創一個領域,開拓一個方向,這是最高階段。
     
    最后黃老師送給我們幾句話,
    學好專業,不要糊弄
    耐心實踐,心無雜念
    反復訓練,勤于鉆研
    認真負責,杜絕忽悠
    我想,我們要謹記黃老師的警句,以行動來實踐自己的科研承諾。  


    TAG: 科研院士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10-01-11 15:18:53
    5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11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12543
    • 日志數: 50
    • 文件數: 45
    • 建立時間: 2008-06-27
    • 更新時間: 2012-07-25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