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教師和學校是“被科研”的!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17 15:08:31/ 個人分類:奇聞趣事
如今,科研是評價一個高校教師最重要的指標,也是衡量一所高校辦學水平和名譽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在科研指標衍生
下的SCI文章數量、項目數量、國家級部級省級基金課題多少、各種橫向項目、博導、碩導、海龜博碩士、土鱉博碩士、教授、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等指標
又是評價一個學校最重要的指標。在這個大統一的模式下,全國所有的高校、幾乎所有的高校教師一窩蜂的搞科研、拉項目、發文章。于是,學校和教師的十八般武
藝全部用上,只是為了一篇文章的發表,一個項目的爭取,一個基金的申請。人世界的滄海桑田在這里發揮得淋漓盡致。于是,我們看到了這個模式下的各種副產品:教授、大師、名導疏于教書育人;大學的兼容并包、培養學生獨立人格等大學精神似乎越來越遠離象牙塔;各種各樣的學術造假和學術道德問題的層出不窮……
因為,在這個環境下,相當一部分大學和教師是“被科研”的!
這股風氣如今又蔓延到了中小學中。現在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薪酬發放也或多或少和所謂的“教學科研”掛上了鉤。于是,大量針對中小學教師的各種代發論文的
槍手、網站應運而生,一些中小學教師為了發幾篇職稱論文,真是嘔盡心血,其辛苦程度和上畢業班的辛苦程度不相上下。因為,在這里,很多教師也是“被科
研”!
大學里首要的任務是教書育人,學生的培養和發展是放在第一位的,然而和國外眾多高校相比,我們這方面的差距實在太大,所以才有“耶魯大學捐款”現象的熱
議。只要在如今學生畢業時,我們去聆聽一下這些畢業生的聲音,聽聽他們的牢騷,就知道我們學校在教書育人,在培養獨立的大學生人格,在培養兼容并包的大學
精神方面是欠賬太多太多。
我并不反對高校重視科研,實際上,即使是現在,高校科研也還是重視不夠,我們教師的科研潛力也還遠沒有發揮出來,需要進一步鼓勵和支持教師搞科研。目前中
國的科研依然十分薄弱,與中國經濟地位很不相稱,科研水平也幾乎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瓶頸。然而,重視科研與如何搞科研完全是兩回事。
科研講究十年二十年磨一劍,而不是一年磨十劍,科研需要創造力,需要統籌規劃,需要有長遠目標,需要給教師提供安靜祥和的學術氛圍,需要給教師提供一個全
心全意搞學術、一心一意搞教學的校園文化氛圍。因此在如今日益浮躁的學術環境下,在青年教師生存和發展雙重壓力均舉步維艱的情況下,即使將全部教師趕鴨子
上架,全民科研,得到的說不定也是“大煉鋼鐵”背景下所得到的產品。
科研的進步,在于教師內因的爆發,而非擠牙膏式的外部推動。解放戰爭時期,同樣的士兵,在國民黨隊伍和共產黨隊伍里,戰斗力和精神風貌就有明顯的差別。
因此,如何轉化高校和教師的“被科研”狀況,變外部擠牙膏式的被動科研為積極主動科研,也是一個非常迫在眉睫的問題。
相關閱讀:
- 一點科研的思考 (gitde, 2010-1-06)
- 科研有點兒累,但不苦,還有點兒甜 (piaoliang110mei, 2010-1-07)
- 享受勞動,享受工作,享受科研 (感悟人生, 2010-1-07)
- 轉:聽院士講科研創新 (maomi520, 2010-1-11)
- [轉帖]科研隊伍的眾生相 (entd_jps, 2010-1-12)
- 科研和學歷不能劃等號 (命運--ses, 2010-1-14)
- 日本新內閣通過2010年科學預算案 (hongjingzi, 2010-1-14)
- 中國科研,發表還是滅亡 (luffygonww, 2010-1-14)
- 科研評價與SCI (sacred, 2010-1-15)
- 個人在科研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表現 (sseia42, 2010-1-17)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學校教師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