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科學家的空虛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01 10:07:09

      George Gamow在他的“非正式”自傳My World Line里說,“我最大的興趣是攻克自然界的難題,不管它是物理學的、天文學的還是生物學的……每當我苦于缺乏新鮮的想法來推進自己的研究時,我就寫一本書。”前半句話有點兒空,但他的成績是實在的:他發現了通過量子隧道的阿爾法衰變,提出了大爆炸的核合成理論(“Big Bang”也是他發明的),還幫助Crick研究過DNA如何控制從氨基酸合成蛋白質。對老百姓來說,后半句話更實在,他寫過幾本更加出名的普及讀物,如One, Two, Three...Infinity (1947), Thirty Years That Shook Physics: The Story of Quantum Theory (1966), Mr. Tompkins in Wonderland (1940), Mr. Tompkins Explores the Atom (1945)。(這些書好像都有中譯本。)從創造性發現來說,這些書的確“缺乏新鮮的想法”。(當然,他創造了一種物理學的普及方法。)

      科學家雖然滿肚子學問,但在“缺乏新鮮的想法”時,就會感覺空虛。愛因斯坦老爺說,對某些人,我們不關心他做什么,而關心他想什么。他們沒想的時候,大概就是空虛的時候。像Gamow寫科普,像Hardy寫“自白”,像Weiner寫自傳,像Hawking編文集,像愛老爺替小朋友做作業換棒棒糖,像牛頓造錢信上帝,似乎都在空虛著,也在傷感著——如哈代說的,“一個專業數學家發覺自己寫關于數學的東西,是很傷感的經歷。”當然,他們的空虛只是他們自己的,對大眾來說沒有空虛,他們填補空虛的那些東西,也一樣珍貴。

      當然,Feynman玩兒什么鼓,Hardy玩兒板球,都在他們“想”的時候,不是空虛,而是他們的課間操。咱們現在寫博客,同時也在“想”,所以也不是空虛。


    TAG: 科學家空虛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09-12-01 10:12:41
    5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