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素養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03 10:18:34
科學家首先要學會做人。這不是老生常談。在科學家所應該具備的素養中,我個人理解首先要學會的是做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我覺得在個人修養方面,科學家應該盡可能地追求溫、良、恭、儉、讓。
溫,則稟性溫和,溫文爾雅,對人友善;良,則心地良善,品德優良;恭,對人生恭敬,對人群、社會、自然要有敬畏感;儉,則簡樸,節儉,不貪圖物質享受;讓,則禮讓,不貪婪,不強求名利。
當然,僅僅做到這些對于一名科學家而言還是很不夠。因著“科學家”的職業特點,科學家還必須應具備嚴謹、理性、求實、不浮躁。
所謂嚴謹,一是指思維慎密,能夠全方位思考,二是能夠熟練運用邏輯分析能力;而理性,則要求科學家不僅具有常人的感性、知性,更應該具備通過慎密思維、邏輯推理、演繹歸納出規律性、本質性發現的能力;求實,則需要做到實事求是,尊重事實。不浮躁,或者可以說要踏實,不但要“富貴不移,威武不能屈”,而且,還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不知,爾不韞
”,要有風度。
其實,科學家的修養最終還需要把上面兩個方面的素養結合起來,形成“科學家“獨特的素養。即力爭把科學家作為人的修養和從事職業的修養盡可能地融合在一起。
既要做到“溫”且“理性”,“恭”
而又“善”;也要做到“恭”“讓”而又有為,敢為;當然,如果能夠做到“儉”和“效益”的結合,注重“投入”和“產出”,則會是有效益的科學家。
一旦做到這些,即可謂成熟科學家矣!
而如果再能獲得可信賴的發現,做出可改善人類文明的成績,則當之無愧地成為有成就的科學家了!
相關閱讀:
- 科學家開發新型色變環境化學毒性檢測儀 (hongjingzi, 2009-9-16)
- 二十一項值得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工作及科學家 (考研吧, 2009-9-16)
- 新科學家雜志:科學家首次捕獲原子內部圖像 (hongjingzi, 2009-9-17)
- 科學家大膽預言:20年后人類可能長生不老 (yinge, 2009-9-25)
- 高錕—榮獲2009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 (hongjingzi, 2009-10-07)
- 科學家繪制出最清晰立體人類基因組結構圖 (hongjingzi, 2009-10-09)
- 科學家開發出成體細胞轉化為干細胞新法 (hongjingzi, 2009-10-21)
- 三華人科學家獲09帕克基金會科學和工程獎 (hongjingzi, 2009-10-21)
- [轉載]成為一個優秀的科學家需要哪些必須的素質? (奶苶, 2009-10-27)
- 科學家的獨立與自由 (chongwenmen, 2009-10-30)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科學家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