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論文的寫作:
既然談論文的寫作,那么前提是已經有了一個差不多的ideal,在此基礎上,如何寫作是論文能否被接受的關鍵。同樣的意思,要表述的清楚,簡潔,讓審稿人能看的明白。其實網絡上已經有了一大堆關于如何寫作的參考資料,我也不用再這里一一復述,有興趣的可以用百度或者谷歌搜索。我自己說說自己的經驗,首先是題目要一針見血,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你寫的什么東西。然后是摘要,摘要就像作文的段落大意一樣,主要寫自己的工作,如何做的,結果如何就可以了,力求高度概括。第一個關鍵部分是引言,這部分內容寫的好,表明你對當前的研究現狀了解的很清楚。論文一大堆,看了后要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來,用一兩句話總結別人的思想以及優缺點,寫的時候最好是按照時間順序來,這里的關鍵是不能把所有的內容一條一條的羅列出來,一個方案和一個方案之間必須有銜接,比如某人提出了什么算法,有什么缺點,然后有人提出其他的算法,彌補了這個缺點等等。我第一次寫的時候就是把所有的東西堆一起,結果自己都不知道說了些什么,被師兄給批的一無是處。引言的主要目的是引出自己的方案,這是關鍵。然后是自己的內容,這個不用說要寫的詳細,尤其要多用數學符號來表示(即使不用數學符號也能說清楚),這樣可以使得文章看起來“舒服”些,有理論證明最好。然后是實驗結果,驗證方案的有效性,避開自己方案的缺點,這個在總結的時候再一筆帶過。那自己的方案和別人的比較,這個是必須的,這樣才能突出你論文的價值。實驗結果要豐富,有側重點,沒有誰的方案能十分完美,總有缺點,因此我們要多說自己的優點。可是說有時候我們要拿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的缺點比較,呵呵…..最后是論文的總結,這部分簡單回顧自己的方案,然后提一下自己的缺點。這個也是必須的,要不然審稿人會問你,你的方案這么好?一個缺點都沒?
最后是論文的參考文獻,這個按要求來就是。
常常有人求各種期刊會議的論文模版,自己都不找找,每個會議或者期刊的網站上都有模版,自己找找,下載下來看看就行了,模版里有詳細的要求,字體大小、圖標、參考文獻等等。如果里面沒有提到的內容,你可以按照工整簡潔的要求來寫就行了,沒有必要再那里求來求去,別人也不好回答。
每個人寫文章的時候,開始都比較難,多些兩次就熟悉了。尤其是英文,英語不好就多練習,常常看見有人在論壇里帖出編輯或者審稿人的回復,問是什么意思!如果連這幾個單詞都不認識,那還是別投英文期刊了。金山詞霸等字典難道不會用?所以,自己多動手,不要期望什么都靠別人,這樣才能學到東西。記住寫英文文章的時候要做到多模仿別人,切忌不要中國是英語,力求做到簡潔,不要用復雜的句子,讓審稿人看得明白就行。寫得多了,一切就水到渠成。
2、關于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是投稿的大忌,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雖然國內有不少人這樣做,但大家應自覺遵守。常常也在論壇里看見有人問,這種那種情況是不是一稿多投,一稿多投一般指相同或者大部分相同的內容投兩個及其以上的期刊。而如果你把內容先投了會議,在此基礎上有補充了30%以上的內容,然后再投期刊,這種情況不算一稿多投。希望大家自覺維護學術的風氣。
3、如何選擇期刊:
關于如何選擇期刊的問題,也困擾大家。既然大家現在在做科研,那么起碼的對當前自己所屬行業里的大部分期刊有個了解,那些期刊檔次如何,收什么文章。另外,一般在寫好論文后,我們都會把論文給導師看看,你完全可以讓導師幫你推薦一個合適的期刊,導師還是拿的比較準的。如果再不行,不可問問師兄師姐,讓他們幫忙參考,別動不動就在論壇里發帖子,說自己寫了個文章,讓大家推薦期刊。大家都不知道你文章寫的如何,怎么推薦期刊?通常的方法可以看看你參考的那些文章的來源,可以從其中選擇一個期刊試試,如果有時間,可以從好的期刊開始投,不行再投差一點的。凡事多問問師兄師姐,他們有時候比導師更了解行情。
4、如何投稿:
論文寫好了,選擇好了期刊,那么就是投稿了。首先應該仔細閱讀別人的征稿范圍,查詢是否和自己專業對口,然后下載相應的投稿要求,嚴格按照論文格式修改(IEEE的很多期刊,如果格式不對是不給審稿的)。然后按照提示,注冊賬號,通常用gmail或者hotmail的郵箱,根據要求提交樣稿。不同的期刊要求不一樣,比如有些期刊要求圖片和內容分開提交,有些要求只能提交PDF等等,仔細閱讀要求,別因為投稿不正確還沒審稿就被拒絕了。有些期刊還要求推薦審稿人,你可以推薦自己認識的或者你所了解的。如果有師兄師姐投過該期刊,那是最好不過了,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問他們,比你在各種論壇上瞎轉好的多。
5、投稿過程的等待:
順利提交樣稿后,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一開始是編輯處理(with
editor),不同的期刊顯示的名稱不一樣,然后是分配審稿人,接著就是審稿人接受或者決絕,如果決絕,編輯會重新分配,如果接收就是under
review了。現在大家就等著吧,不同的期刊等待的時間不一樣,不過一般都會有一個大致的時間,你可以從該期刊以前的論文里面看見收到論文的時間和錄用時間,大概就知道審稿要多長時間了。
等待是個很痛苦的過程,不用每天都看看狀態變了沒。與其在在這里浪費時間,不如去看看別的文章。常常看見有人在論壇上發表帖子,說投稿一個月了還是
under
review,是不是要發信息給編輯催稿。不要那么著急,根據你推算的時間,如果審稿是6個月,但是現在都7個月了,還沒消息,你這個時候就可以催稿了。別那么早,也被太晚,有時候是編輯比較忙,稿件多,或者是對方放假什么事情耽擱了。一般國外的編輯都比較負責的。因此在等待過程中,大家不要浮躁,安心的做科研,說不又出了結果,這個時候來了錄用通知,豈不是雙喜臨門!!同樣催稿也要寫好英語,尤其是口氣。把編輯惹毛了,直接kill掉就慘了。
6、回復審稿人意見
當收到審稿人意見后,如果是需要修改,那么首先閱讀編輯和審稿人的意見,看看對方的要求是什么,明確要求后可以按照審稿人和編輯的意見,詳細的修改,如果有些地方實在無法修改,一定要給出充分的利用,然后說作為以后的研究思路什么的,態度一定要好。另外,提交修改稿的時間也要把握好,不要太早,也不要太遲,例如,如果要求一個月修改好,你大概在20天左右提交是比價好的,一方面說明你比較守時,另一方面也說明你花了不少時間去修改,關鍵是態度!!然后又是等待了。
7、版權轉讓和校樣
如果論文錄用了,下面就是版權轉讓和校樣了,版權轉讓很簡單,有些是通過網上提交的,有些需要打印后,簽字然后再掃描發過去,不同期刊要求不同,因此要按照期刊的要求辦事。關于校樣,這個過程很重要,一旦提交,就無法再修改所有的內容了。常常在論壇上也有人問,論文出版了還能不能添加作者,換順序等等。別人已經給了你機會了,當初怎么不仔細?這些工作完全可以再校樣的時候完成,寫的詳細點,然后列一份校樣清單,提交就可以了。一定記住,這個過程要詳細,把所有可能換的東西都換了,不要以后再來弄,另外有些期刊的校樣需要在48小時內完成,因此當論文接收后,多關注郵箱。另外,有些人也問論文接收后,什么時候收到校樣?不同期刊不一樣,不過只要接受了,管它什么時候,反正會發給你,早晚的事情,所以就不要關注了,看郵箱的通知就行。此外,提交校樣后,一般是不會回復你的,除非他們沒收到校樣。到此,你的投稿就結束了。
8、其他內容
第一是關于英語的問題,大家遇到問題了,多查查字典,金山詞霸就比較好,大部分問題都能解決,不要拿著編輯的一句話在那里到處問是什么意思,有這個時間,你早解決了。如果實在是編輯的話有歧義,歡迎大家討論。
第二是關于科研的心態,從論壇上的很多帖子就看出,很多人做科研非常浮躁。有那么多時間想這想那,說不定都想出了ideal了。記住,要做科研,首先戒除浮躁!
第三,平時多花時間科研,不要整天在網上到處逛,須知,你在逛的時候,別人已經出了文章了。遇到問題解決不了,再向大家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