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牛奶行業又一潛規則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5-14 13:50:42
“需要發酵的酸奶和奶酪等產品,需要嚴格控制抑菌的抗生素水平,”一家奶企高管昨天向CBN記者明確表示,也正因如此,很多酸奶的原材料都是進口奶粉,少用國產牛奶。
2005年,在一家乳業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上,該公司總裁曾公開表示,部分國產牛奶抗生素超標,無法制造酸奶。
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正逐漸改善,“如果現在說國內酸奶都是進口奶粉做的,已經有些偏頗了。”這家乳業上市公司高管對CBN記者說。
中國奶協理事王丁棉向CBN記者表示,行業內目前通常把奶粉分為有抗和無抗兩種賣,“不少酸奶已經使用國內液態奶做原料。”不過,他也坦承,進口奶粉仍在國內酸奶原材料中占重要比例,而且高品質酸奶通常也要使用進口奶粉。關鍵原因仍是國產牛奶的抗生素殘留問題仍然存在。
最近,有關部門公告稱,嚴禁在乳品標簽、標識和廣告中宣傳“無抗奶”等不科學、不符合實際的內容。這一紙禁令讓“無抗奶”開始退出市場。日前
CBN記者在北京、廈門等多個城市發現,“無抗奶”產品陸續下架,但“無抗奶”的禁止銷售,并沒有終結牛奶產業的抗生素殘留事實。
2002年前后,幾家巴氏奶陣營企業最早打出“無抗奶”概念。“這種說法有些無聊。”昨天,一位地方奶企高層對CBN記者回憶說。盡管國家強制標準中沒有規定,但牛奶產品中不能檢出抗生素早就是全球公認的常識。
這些企業提出“無抗奶”概念,并非憑空捏造。“他們看中的是一些企業產品抗生素仍存在超標情況。”上述奶企高管說,這種說法當時就引發了爭論。
“有技術專家專門開會反對‘無抗奶’概念。”王丁棉對CBN記者說。在一番口水戰后,“無抗奶”沒有再引起大的風波,這在很大程度是因為這種概念對消費者影響較為有限,不值得雙方“拳腳相向”。
但“無抗奶”爭論的激烈與否,與抗生素殘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不相關。時至今日,“牛奶中抗生素殘留也并非個別現象。”上述奶企高管對CBN記者說。
專家稱,養牛場用來防治細菌感染奶牛使用的抗生素,和醫院用來治療人的細菌感染的抗生素是一樣的。如果長期飲用抗生素超標的牛奶,就有可能在人體內培養出具有抗藥性的病菌,這樣如果人體被該病菌感染,抗生素就起不到什么效果,治療就會比較困難。
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全球90%的抗生素是用于飼養“動物”。在美國,據美國國家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估計,美國至少有17大類抗菌藥被用于畜牧業,包括各種給人治病的藥物如青霉素、四環素和紅霉素等。美國投喂給肉雞、豬和牛所使用的70%抗菌藥物,目的不在治病。美國國會技術辦公室早在
1979年就指出:養殖業集中在高產量、高密度、令人窒息的養殖環境中,定期使用抗生素使這種養殖模式得以維持。而歐盟的情況則好很多,從上世紀90年代就逐步禁止在畜牧業中使用抗生素。
相關閱讀:
- β-內酰胺酶 (food, 2009-3-08)
- β-內酰胺酶的檢測 (food, 2009-3-08)
- 原料乳中b-內酰胺酶即抗生素解抗劑的快速檢測方法 (food, 2009-3-08)
- 網上開賣牛奶抗生素分解劑 分解率99%發酵酸度達到光明標準 (food, 2009-3-08)
- "生鮮牛乳抗生素分解劑"的鑒定與檢測 (food, 2009-3-14)
- 中性紅作指示劑原子熒光法測定牛奶中鉛 (yty6699, 2009-3-17)
- 美國癌癥研究所:牛奶或可提升患癌風險 (laurie_dly, 2009-3-19)
- 區分生態奶和普通奶有新法 (木偶人6, 2009-4-01)
- 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牛毛和牛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二者相關性 (F20090330, 2009-4-08)
- 衛生部:無抗奶或添加解抗劑掩蓋抗生素殘留 (木偶人6, 2009-5-12)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抗生素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