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迪西被譽為中國優秀的藥物研發外包服務公司(CRO)之一,在上海建立了一家集化合物合成、化合物活性篩選、結構生物學、藥效學評價、藥代學評價和毒理學評價為一體的符合國際標準的綜合技術服務平臺,并得到了國際藥品管理部門的認可。www.medicilon.com.cn?
胰腺癌裸鼠皮下瘤建模方法及單克隆抗體治療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8-08-20 14:53:59
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消化系統腫瘤,如何預防、發現、治療胰腺癌也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建立裸鼠腫瘤模型,可為胰腺癌生物學行為的基礎研究及治療提供實驗平臺。近幾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以單克隆抗體為代表的免疫治療在胰腺癌的治療中也取得了較大進展,為胰腺癌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醫學上通常用裸鼠腫瘤模型來研究腫瘤及其治療,可以用該模型來測試可能的靶向藥物,在腫瘤復發之前找到真正有效的靶向藥物。美迪西藥理學服務可以為客戶提供裸鼠成瘤、裸鼠皮下成瘤等試驗。裸鼠皮下瘤實驗,即在裸鼠皮下注入腫瘤細胞,觀察腫瘤的形成、發展及抗腫瘤藥物的效果,美迪西提供裸鼠皮下瘤實驗服務。
1、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研究
用細胞注射法可以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取人胰腺癌細胞株BXPC-3常規傳代培養至一定數量,取體外培養的細胞處于對數生長密集期時,用2.5g/L胰酶消化細胞,制成細胞懸液。用細胞計數板進行細胞計數,并用臺盼藍染色檢測細胞活力>95%,調整濃度至1*10^7。安爾碘消毒每只裸鼠右背部及股外側皮膚,將準備好的胰腺癌細胞懸液用規格為1mL的注射器抽取0.2mL(1*10^7個活細胞/mL)在右背部皮膚皮下注射。
2、胰腺癌裸鼠皮下瘤模型兩種建立方式的比較
對胰腺癌裸鼠皮下瘤模型的兩種建立方式進行比較,方法可通過瘤塊皮下移植法和直接皮下細胞注射法建立裸鼠胰腺癌皮下瘤模型,觀察二者的接種陽性率、腫塊生長速度、腫塊可觀察時間、腫塊可供實驗用時間、瘤體大小(以長徑為標準)、腫瘤轉移、浸潤等情況。結果二者接種陽性率分別是100%、80%,可觀察到腫瘤時間及可供實驗(長徑≥0.4 cm)時間分別是8d、16d及29d、41d;生長速度前者快于后者;瘤體4周長徑分別是平均約(0.42±0.06)cm、(0.28±0.06)cm;6周分別是平均約(0.75±0.07)cm、(0.52±0.27)cm;均無轉移瘤發生,皮膚浸潤不明顯。結論兩種方法中前者生長速度前者快于后者,形成瘤體大小較一致,有利于后續實驗。
3、單克隆抗體用于治療胰腺癌的研究
用人新鮮胰腺癌組織免疫BALB/c小鼠,取脾細胞與小鼠骨髓瘤細胞Sp2/0-Agl4融合,獲得了分泌抗人胰腺癌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株。以ABC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查YPC1單克隆抗體與人正常組織和腫瘤組織的反應性。結果表明YPC1單克隆抗體與16例被檢測的胰腺癌組織發生反應。其中9例(56.3%)呈強陽性反應,與23種正常組織中的10種(43.5%)以及19種非胰腺腫瘤中的8種(42.1%)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應,但多數反應較弱。該研究提示以新鮮人體腫瘤組織作為免疫原制備單克隆抗體是簡便可行的,YPC1單克隆抗體可能有助于胰腺癌的診斷和治療。
單克隆抗體edrecolomab(17-1A)由結腸癌細胞株SW1038免疫鼠而獲得。該抗體對多種胃腸道惡性腫瘤具有免疫活性。在以往臨床治療胰腺癌的試驗中已經顯示出部分療效。
4、治療胰腺癌的單克隆抗體藥物
厄洛替尼(Erlotinib)為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的單克隆抗體,Erlotinib聯合吉西他濱對56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隨機雙盲的III期臨床研究顯示,Erlotinib聯合吉西他濱相對于安慰劑聯合吉西他濱組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具有較低的不良反應,推薦劑量為100 mg/d。盡管總生存的改善具有統計學意義,但是對于患者總生存的延長仍較為有限,接受厄洛替尼治療與安慰劑治療組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分別為6.24月和 5.91月,1年生存率分別為23% 和 17%。
MORAb-009是靶向間皮素(mesothlin)的嵌合型單克隆抗體,間皮素作為一種分化抗原,在包括胰腺癌、卵巢癌、間皮瘤在內的多種惡性腫瘤中過表達。MORAb-009用于間皮素表達陽性的惡性腫瘤的I期臨床研究中共入組24例患者,其中包括7例胰腺癌患者。研究結果顯示,MORAb-009的安全性良好,該研究中入組的患者既往均接受多重治療,其中11例患者病情穩定。MORAb-009用于間皮素表達陽性的腫瘤的II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
Mapatumumab為靶向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ligand, TRAIL)受體1蛋白的人單克隆抗體,可誘導表達TRAIL-受體1蛋白的人腫瘤細胞凋亡,具有廣泛的抗腫瘤活性。Stadel等的研究表明,Mapatumumab聯合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抑制劑可誘導大多數胰腺腫瘤細胞系的凋亡。
導致胰腺癌預后極差的原因除了胰腺癌患者就診時已屬于中晚期外,其侵襲和轉移的能力仍是制約和影響胰腺癌治療的關鍵。如何有效預防、治療轉移瘤是提高腫瘤患者生存率的關鍵,其轉移機制也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的熱點,使用胰腺癌裸鼠腫瘤模型有助于研究胰腺癌的發病機制、尋求新的治療手段,為研究轉移機制及評估藥物或基因治療對轉移灶的療效提供了良好的實驗平臺。
相關閱讀:
- 生物藥物研發之單克隆抗體 (medicilon, 2018-7-10)
- 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中腫瘤靶點的發現研究 (medicilon, 2018-7-12)
- 股價翻4倍!生物技術公司MabVax怎么做到的? (18911256919, 2018-7-12)
- 諾華支付$11億+,獲首創新型IL-17C靶向抗炎藥MOR106 (18610066811, 2018-7-20)
- 巨噬細胞能夠促進癌細胞對吉西他濱的抵抗 (18610066811, 2018-7-26)
- 同時!信達生物兩個單克隆抗體獲臨床批件 (18610066811, 2018-8-02)
- 消化類激素竟然能夠決定胰腺癌的發病幾率! (18610066811, 2018-8-03)
- 胰腺癌生存期延長3倍!成功關鍵是大麻素組合療法? (18401265725, 2018-8-06)
- 研究發現 大麻二酚和吉西他濱聯合治療可延長胰腺癌生存期 (medicilon, 2018-8-08)
- 淺析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的突破口 (medicilon, 2018-8-09)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單克隆抗體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