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迪西被譽為中國優秀的藥物研發外包服務公司(CRO)之一,在上海建立了一家集化合物合成、化合物活性篩選、結構生物學、藥效學評價、藥代學評價和毒理學評價為一體的符合國際標準的綜合技術服務平臺,并得到了國際藥品管理部門的認可。www.medicilon.com.cn?
生物藥物研發之單克隆抗體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8-07-10 14:13:49
目前,單抗克隆藥物、蛋白藥物、基因與核酸藥物等是我國生物藥物研發的重點,其中單克隆抗體藥物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優勢的生物靶向藥物,具有特異性高、靶向性強和毒副作用低的特點,在治療疾病方面效果顯著。
單克隆抗體是由由單一B細胞克隆產生的高度均一、僅針對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體,伴隨著抗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新型抗體的不斷出現,單克隆抗體藥物已成為制藥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一些研究表明,在生物藥物研發領域,目前正在研究的生物技術藥物中有四分之一都是單克隆抗體藥物,期間又涌現出了各種單抗衍生物,包括抗體藥物偶聯物、小分子抗體、雙特異性抗體等。美迪西是一家綜合性的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公司,在上海建立了一家集化合物合成、化合物活性篩選、結構生物學、藥效學評價、藥代動力學評價、毒理學評價、制劑研究和新藥注冊為一體的符合國際標準的綜合技術服務平臺。
1、單克隆抗體的制備
傳統的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通常是采用雜交瘤技術,雜交瘤抗體技術是在細胞融合技術的基礎上,將具有分泌特異性抗體能力的致敏B細胞和具有無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細胞融合為B細胞雜交瘤。用具備這種特性的單個雜交瘤細胞培養成細胞群,可制備針對一種抗原表位的特性性抗體,即單克隆抗體。
雜交瘤技術使鼠源單克隆抗體被廣泛用于人類疾病的診斷和研究,建立了治療性抗體的第一個里程碑。隨著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和抗體基因結構的闡明,應用DNA重組技術和抗體庫技術對鼠單抗進行人源化改造,先后出現了嵌合抗體、人源化抗體和全人抗體,它們從不同角度克服了鼠單抗臨床應用的不足,使抗體制備技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通過基因工程改造,使單抗和人體內的抗體分子具有盡可能相似的特性,抗體人源化。從鼠源到全人源,單抗在患者體內人抗鼠免疫反應發生概率逐步降低,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逐步提高,因此全人源單抗是單抗發展的趨勢。但是,隨著人源化程度的提升,單抗制品的親和力會逐漸下降。因此,在保證消除人抗鼠反應的前提下提升單抗制品的親和力,是單抗藥物開發的核心技術壁壘。
2、單克隆抗體的研發趨勢
噬菌體展示技術已經成為人源單抗篩選主流。隨著單抗人源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以噬菌體展示技術(用PCR技術從人免疫細胞中擴增出整套的抗體重鏈可變區(VH)和輕鏈可變區(VL)基因,克隆到噬菌體載體上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達在其外殼表面)為核心的大規模單抗篩選平臺日益受到重視。該技術不僅可以獲得全人單抗,而且不需要細胞融合,試驗周期短,過程簡單,是人源抗體制備技術的重大突破,目前國際主流單抗生產企業均采用噬菌體展示技術篩選單抗。
2、表達培養技術是單抗產量形成和質量控制的關鍵,表達方法、反應器規模、表達體系和表達量是判斷企業技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
3、分離純化技術是單抗生產的最后一道關鍵環節,工業上一般采用硫酸銨沉淀、離子交換層析、蛋白-Sepharose親和層析等方式純化單抗,由于平均每增加一個純化步驟產品得率將會降低13%,因而在保證純度的同時盡可能提高得率也是考驗企業生產水平的重要環節。
目前,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研究工作大部分集中在針對與哮喘、白血病、非小細胞肺癌和多發性硬化相關的已知分子靶點的改進抗體的開發。在不久的將來,下一代具有改善性能的抗體(包括ADC和bsAb)作為Biobetter抗體治療,預期將受到歡迎。
相關閱讀:
- 17億!國資委領投!信達生物太牛啦! (liulishuang, 2016-11-29)
- 中科院發現人源寨卡病毒抗體 (丁齊, 2016-12-20)
- 抗體類熱門新靶點巡禮(神經、降血脂、腫瘤、自身免疫) (liulishuang, 2016-12-26)
- 新年開門紅 布魯克收購InVivo生物技術服務公司 (Chloe, 2017-1-05)
- Dermira獲得羅氏皮膚病藥物Lebrikizumab獨家開發權 (liulishuang, 2017-8-10)
- Science頭條:治療心血管疾病和肺癌效果顯著 (Chloe, 2017-8-30)
- 麗珠醫藥用于治療晚期實體腫瘤藥物獲CFDA批準臨床 (huguangshuo, 2018-1-03)
- CESI 8000-Q-Exactive電泳-質譜聯用快速表征生物制品 (release, 2018-2-10)
- PD-L1抑制性多肽研究獲進展 (18911256919, 2018-3-23)
- 治療用單抗的臨床藥代動力學及其疾病治療上的應用 (medicilon, 2018-6-12)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單克隆抗體雜交瘤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