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人生是持久戰,科研更是持久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25 15:27:34/ 個人分類:研究生

    小時候,毛主席的《論持久戰》是語文課里的內容。這是1938年5月,毛澤東總結了抗日戰爭10個月的經驗,提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既不能速戰速結,也不可悲觀絕望。他的理論為八年抗戰的最后勝利打下了基礎。但那時候覺得打持久戰好像是挺理所當然的,沒有體驗到文章的偉大。現在,在過了不惑、邁向知命之際,想一想我們的人生又何尚不是一場場持久戰呢?

    我對持久戰有頓悟是發生在2000年的年底。我是那年七月去布法羅走馬上陣做助理教授。一開始憋足了一口氣,拼命工作,每天回到家就象癱了一樣。周而復始,到年底,身體素質明顯感覺下降。在太太的提醒之下,明白了拿終身教職就是一場持久戰,心急不得。從此我生活作息開始有規律起來,絕對時間要保證,工作效率更要注意。這一段故事是我對每個剛做助理教授的朋友都講過:一定要把老本保住。正如我的一個家庭醫生說的:年輕時象新車,怎么開都行。過了30,就象舊車一樣要時時保養了。去年回國時見了我以前的一個博士后。那時他剛回國兩年在科學院一個所內做正研究員。他告訴我已拿了一個面上項目,正在爭取重點項目。我問他忙不忙。他說每天兩、三點鐘睡覺,比較累。我看著他的更加消瘦的臉,要他都多多保重身體。我每次回國覺得國內同行比我們辛苦多了。大家都應該重新學一學毛主席關于《論持久戰》的語錄了。

    我對持久戰另一個體念就是要不斷戰勝人生的一個個低谷。要樂觀、自信。記得鄉下高中時常常騎自行車上學。需要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泥路才能上鋪上石子的公路。每次下雨后,只能扛著自行車走過這段路。我那時由于很少有肉吃,營養不良,身體比較瘦弱。每次扛著自行車的時候,是靠在心里念著“過了就好了,過了就好了”這句話來撐過去的。我在大學里有發現了比我聰明的人多得多的失落,讀博士時有研究項目不斷失敗的黑暗,在畢業去公司工作后有為什么活著的疑問,做博士后有經久找不著工作的痛苦,當上助理教授后,更有辛苦爭取經費的歷程。俗話說得好,每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只有克服了一個個低谷,才能上得了一個個臺階。持久就是要能耐久。人生如打牌,風水輪流轉。不是不到,而是時間沒到。先苦后更甜。沒看到最近的美國統計發現,四十以后年紀越大幸福感越高嗎?人生是持久戰,不是與人攀比、自找煩惱之戰,而是不斷戰勝和超越自己之戰。堅持得越久,就能爭取到更大的幸福。

    我們搞科研更是持久戰。一般象我們做理論預測的,越做越難做,做到最后,能比原來的方法改進1%也算是成功了。例如,蛋白質結構從頭預測最近十多年進展甚微,硬骨頭不好啃啊!所以,做研究,千萬不要想走捷徑,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追根究底。我在哈佛做博士后時,一篇論文交給導師后,他常常要我加做一些數據。剛開始時,有抵觸情緒,不以為然。一是因為我以前幾個老板很少這樣仔細,不適應。二是因為覺得加了這些數據并不見得文章會增加多少份量。直到有一次,細節上的深入導至了新發現。這才使我明白到注意細節的重要性。從此,我每篇論文都開始注意細節,盡量不放過任何疑點。所以,我在《增加你的科研文章影響力的八招》里說“寫作不是研究的結束而是改進的開始”。我有的學生有時求我發個一般性論文,不要扣得那么細。但我堅持每篇文章都要盡善盡美。養成好習慣,才能有得更大成就的可能啊。科研雖然是持久戰,但不是枯燥無味的戰爭。因為更新知識能不斷充實你的大腦,而創新發現會持續給你帶來快樂。這也是為什么科學家能夠“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啊。 

    TAG: 人生科研持久戰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