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中的“鳳姐精神”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02 14:30:14/ 個人分類:學問之美
說鳳姐是名人,可能很多人心里會不舒坦,但是毫不夸張,她的的確確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甚至家喻戶曉的人。仔細分析鳳姐賴以成名的法寶,我認為,很值得做科研的人學習。歸納為以下幾點:
1、死皮賴臉的樂觀。毋庸置疑,鳳姐是超級樂天派,我們無法追究其背后是否也會留下辛酸的眼淚。但在公眾面前總是將自己無論好壞的先天條件以及微不足道的能耐都樂觀看待,讓自己永遠保持強勁的戰斗力,這是值得稱道的。做科研又何嘗不是如此?現時條件的好壞并不能完全決定將來成果的大小,怨天尤人不會得到別人的同情和認可,只有時刻保持樂觀的心情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中去。如果肖傳國教授樂觀的看見“肖氏反射弧”的效果和對社會的貢獻,用不著太計較不可避免的失敗案例和暫時不能當選院士的虛妄名份,更犯不著使出下三濫的手段,結局可能就有天壤之別了。
2、堅持到底的自信。如果一板一眼的論資質,鳳姐沒有引起任何人關注她的理由,她唯一值得堅持的資本就是自信,不管他人的批評有多少,批評有多尖銳,也不管有多少人厭惡到痛心疾首。她“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免疫能力可謂非一日之功。恐怕,在科學界,難有這般自信的科學家,無法如此堅定的堅持自己的信念和成果。試想,屢受方舟子先生打擊的肖傳國教授如果具備鳳姐的自信精神,何至于達到無法忍受的地步轉而釀成今天這種“滿盤皆輸”的時代悲劇。
3、緊扣前沿的嗅覺。鳳姐是社會不正常心態的產物,她抓住并滿足了很大一批現代人扭曲的審美觀念,劍走偏鋒,順勢而成名。但是,她這種敏銳的嗅覺和別出心裁的操作方式是難得的,做科研的人同樣需要有對課題前沿的準確把握和獨到的
idea,我認為,這一點值得所有做科研的人向鳳姐學習。
鳳姐是中國娛樂界的狂人,可算是空前的大師,而大家一直在翹首等待的中國科學界的大師,何日才能像鳳姐一樣橫空出世呢?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科研鳳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