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以純粹的名義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07 16:51:46
每個人做事情都要給自己一個理由,做科研同樣需要理由。早上醒來,就問這么多年來,我的理由是什么?名、利還是其他?想來想去,最好的理由應該是純粹的為了解決問題,給自己一個純粹的理由。
記得初入科研大門的時候,看著別人不斷地發表論文,很羨慕,也希望自己的名字能以鉛字形式出現。經過幾年的修煉,名字出現鉛字的機會變多了。可是看看那些發表的文章,沒有特別的興奮,相反,對于有些很粗淺的成果,甚至覺得有點羞愧。其實,為了發表文章也是一種虛榮心的表現。說白了,也想成名。后來就為了能做點好工作,不斷地挖空心思去尋找新路線,但是為了能夠有成果,不敢跨越自己熟悉的東西。時間一晃就10年。仍然不能擺脫平凡的結果。在某些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急于得到好的結果,急于成名的思想無處不在。現在想下來,其實都是不對的。越是想成名,越是做不出好東西。
為了名,有時候也是為了利。畢竟有了名就可以提更好的職位,更好的職位意味著更好的待遇。職位解決了,待遇提高了,唯一不改變的就是那種失落的感覺。為什么就沒有像樣的成果讓自己開心一下呢?還是心態的問題。
想起兩句話,一句是《道德經》說:“圣人無常心”,也就是說,圣人沒有私心,都是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沒有自己的角度。另一句是王陽明的心學核心:“去人欲存天理”,我想這兩句話都是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事情就不能把自己包括在內,就不能有私心,有私欲。雖然現在是個浮躁的時代,各種規則和潛規則都在被熱炒,但是從前人的經驗來看,那些熱衷于各種規則的路線一定不是最好的路線。最好的路線就是忘掉自我,眼睛里只有問題,純粹是為了解決問題去的。盡管,解決了問題一定會獲得名或者利,那僅僅是起碼的獎勵,但是獎勵不能成為目的,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做科研,先做人。那就從心態開始做起。以純粹的名義做科研,起碼不會失去科研的節奏,也不會出現病態的結果,更不會出現糟糕的局面。說不定能夠做點讓自己真正滿意的事情。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