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剖析科研中的緩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05 10:29:26/ 個人分類:科研

      最近常看圍棋,不是因為我的圍棋好,而是經常能夠聽到好的道理。這兩天想到的就是緩手一詞,聯想到科研工作,我們似乎也經常走出緩手。緩手顧名思義,就是步調緩慢,效率不夠。圍棋講究效率,每個子都要發揮最大的效益,如果一個子不能發揮應有的效率,那就是緩手。緩手的結果是輕者損失目數(圍棋的爭先很重要,緩手可能失去先手的價值),重者滿盤皆輸。我們的每一天都可以看作是一個棋子,投入一天就是等于下出一手棋。往大里說,每一個課題都是一個子,每做一個課題就等于下出一手,如果課題選擇不當,或者投入精力不當,都可以成為緩手。我們經常會下出緩手。

      第一種情況就是在形式較好的情況下,容易下出緩手。下圍棋時很重要的就是局勢的判斷,很多情況下,在判斷局勢很優時,容易得意忘形,下出來的棋多為緩手。做科研也一樣,當我們在某個階段內感覺自我良好的時候,就是下出緩手的時候。這個時候的表現是隨意應對,不夠謹慎。我們當然都有成功的經歷,當我們認為有點成績的時候,往往得意忘形,對當前的工作作出盲目的判斷,以至于選擇和投入的效率就很不夠。最后就有可能停止不前,一生的高度到此為止。雖然說不上失敗,那起碼也是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算是失敗的成功。

      第二種情況是在盲目的時候。人經常看不清楚局勢,如果沒有自己的主動布局心里,那就會陷入盲目的狀態。在盲目的狀態下,很容易隨意做事。這也是緩手。跟著別人跑就是典型的緩手。別人做課題是有自己的布局的,我們跟著跑是沒有自己的布局,跑一輩子也是失敗的結果。下圍棋如果總跟著下,一定是死。做課題何嘗不是。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一定要有自己的科研布局和總體方針路線,否則,不走出緩手才是奇怪的事情。

      第三種情況是在落魄的時候。落魄的時候,人的狀態是非正常的。焦慮、憂愁、憤恨等等,都使得我們的心里被扭曲,判斷更加偏離實際情況,做課題容易走極端,不是大俗手或者大惡手,就是大緩手。常說下棋的關鍵在于心態,李昌鎬厲害之處就在于不管局勢好壞,都是很冷靜,有石佛之稱。做科研也一樣,不管我們是否落魄,心態必須調整好,而不能顧此失彼,空留遺憾和悔恨。

      當然,科研和生活未必都要象圍棋一樣去寸土必爭,但是在關鍵的事業上是非常有必要寸土必爭,而且是在類似石佛的狀態下去爭,所謂爭,就是爭取不要下出緩手。讓自己的精力投入都很有效,最好能發揮最大的效率。在任何情況下都爭取不要下出緩手。


    TAG: 科研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