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4832:2006由國際標準化組織 IX-ISO 發布于 2006-02。
ISO 4832:2006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C62 衛生檢疫,在國際標準分類中歸屬于: 07.100.30 食品微生物學。
* 在 ISO 4832:2006 發布之后有更新,請注意新發布標準的變化。
本國際標準給出了大腸菌群計數的一般指南。 它適用于 — 供人類消費和喂養動物的產品,以及 — 食品生產和食品處理領域的環境樣品,通過在 30℃ 或 100℃ 固體培養基上培養后的菌落計數技術37℃。 注:溫度由有關各方協商確定。 對于奶及奶制品,孵化溫度為30℃。 當所尋找的菌落數預計超過每毫升或每克測試樣品 100 個時,建議使用此技術。
大腸菌群分布較廣,在溫血動物糞便和自然界中廣泛存在。調查研究表明,大腸菌群多存在于溫血動物糞便、人類經常活動的場所以及有糞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糞便對外界環境的污染是大腸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糞便中多以典型大腸桿菌為主,而外界環境中則大腸菌群的其他菌株較多。...
在食品行業的微生物質量控制中,包括產氣莢膜梭菌在內的亞硫酸鹽還原梭菌,是用以檢測產品是否發生污染的常見微生物指標。人類與動物的各種食品、飼料及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樣品,都要進行厭氧菌檢測,其中包括病原體檢測。...
該菌主要來源于人畜糞便,故以此作為糞便污染指標來評價食品的衛生質量,推斷食品中是否有污染腸道致病菌的可能。大腸菌群分布較廣,在溫血動物糞便和自然界中廣泛存在。調查研究表明,大腸菌群多存在于溫血動物糞便、人類經常活動的場所以及有糞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糞便對外界環境的污染是大腸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糞便中多以典型大腸桿菌為主,而外界環境中則大腸菌群的其他菌株較多。...
同時歡迎小伙伴們踴躍投稿,分享自己在檢測過程中的經驗。///主要參考文獻:1、SN/T 1800-2006食品和動物飼料微生物學30°C菌落計數2.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等。...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