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結果分析4.1食物中發現毒素,表明未經充分的加熱處理,可能引起肉毒中毒。4.2檢出肉毒梭菌,但未檢出肉毒毒素,不能證明此食物會引起肉毒中毒。4.3肉毒中毒的診斷必須以檢出食物中的肉毒毒素為準。4.4中和試驗可以為毒素定型。C、肉毒梭菌的檢驗與分離鑒定 肉毒梭菌檢驗方法的重點乃是產毒及毒素的檢出試驗,如要證實是否有肉毒梭菌存在,只要分離、培養、毒素鑒定即可。...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微生物學專家蘇西·懷爾斯對媒體介紹說,生孢梭菌實際上是不產生毒素的肉毒桿菌分離菌,“也就是說,這兩種菌(肉毒桿菌和生孢梭菌)幾乎是一樣的,唯一區別在于是否含有負責編碼生成肉毒素的基因。” 這位專家介紹說,檢測微生物污染有多種方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分離出菌株進行培養,然后進行相應的生物化學試驗確定菌種;或者也可以通過尋找微生物中特定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序列來確定菌種。...
1?、肉毒梭菌介紹及其致病機制肉毒梭菌本身是無害的,但是在厭氧環境中可產生毒素,即肉毒梭菌毒素(簡稱肉毒毒素),是已知天然毒素中最強的一類神經毒素。若檢出肉毒梭菌,但未檢出肉毒毒素,不能證明此食物會引起肉毒中毒,其衛生學意義的檢驗在于是否檢出肉毒毒素。肉毒毒素對熱很不穩定,通常75-85℃加熱30分鐘,或100℃下加熱10分鐘可破壞。但肉毒梭菌芽孢能耐高溫。...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又稱肉毒梭菌,是一種生長在常溫、非酸性和厭氧環境中的革蘭氏陽性芽胞桿菌,廣泛分布于土壤、淤泥及動物糞便中。肉毒桿菌的菌體并沒有毒性,但在嚴格的厭氧環境和適宜的溫度(18~30℃)條件下,肉毒桿菌芽胞可能萌發、生長并形成肉毒毒素,該毒素才是致病的元兇,且是已知天然毒素中毒力最強的一類神經毒素。 ...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