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科技創新指數(2022)發布
近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研究基地和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完成的中國城市科技創新指數(2022)正式發布。
該指數由北京國信利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六棱鏡(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和玉海教育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共同提供報告數據與大數據技術支持,旨在打造客觀、均衡、全面、創新的科技創新評估評價體系,服務于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指數(2022)包含中國大陸全部337個地級以上城市,其中293個地級市(含15個副省級城市)、4個直轄市、30個自治州、3個盟和7個地區。
該指數又稱為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綜合指數,包含兩大一級指標(指數),即科技創新總量指數(占比55%)和科技創新效率指數(占比45%)。其中總量指數包含3項二級指標和9項三級指標,效率指數包含4項二級指標和12項三級指標,這些指標體系全方位、立體化展示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的發展水平。
該指數所依據的數據來源包括中國大陸1000萬名科技創新人才和30萬家高校院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科技創新機構,包括了超過2.5億篇論文、4600萬項ZL、160萬個國家級項目、100萬個國家地方行業標準、10萬個國家級省部級獎項以及1萬個人才稱號,覆蓋2萬多個技術領域,涉及3000多個科技產業。在海量數據中,運用信息抽取、清洗融合和智能挖掘等技術,將科技創新人才和機構進行技術、產業領域分類,創建科技創新活躍度模型,形成歷史數據與近三年數據結合的動態評價體系,并計算出上述人才和機構的科技創新能力。
2022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綜合指數排名前10名的城市中,四大一線城市北京、深圳、上海和廣州位居前4名,長三角城市群的南京、杭州和蘇州分列第5、第6和第8名,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武漢位居第7名,京津冀城市群的天津排名第9,成渝城市群的成都名列第10。科技創新資源的頭部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區、長江經濟帶和珠三角地區。在地域上,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地區均有代表性城市入選,此外,西北地區排名最高的城市西安位于第11名,東北地區排名最高的城市沈陽位于第18名。
與去年相比,北京科技創新總量依然遙遙領先,科技創新效率亦稍稍優于深圳,但產創科研比值需著力提升;深圳憑借著知識產權方面的卓越表現反超上海,但科學研究相關指標與其余頭部城市仍有較大差距;上海表現中規中矩,與北京類似,有必要在產創科研比值上提升;廣州的科技創新總量上落后于深圳,知識產權相關指標表現差強人意;南京在科技創新精度方面表現優異,但產創科研比值是其短板;杭州在科技創新精度方面表現出色,但科學研究規模方面與其城市發展水平不相匹配;武漢的科學研究規模和科技創新精度表現突出,但產業創新規模,特別是產創科研比值拖累了整體水平;蘇州在產業創新方面成績斐然,但科學研究相對薄弱的局面沒有改善;天津在科學研究和產業創新方面表現平穩,但知識產權表現與其經濟發展水平極不相符,應引起足夠重視;成都的科技創新總量和效率相對均衡,但知識產權規模和產創科研比值仍有不小提升空間。
綜合指數前50名的城市分布于25個省份,其中江蘇以9個城市入選,獨占鰲頭,浙江和廣東分別有7個和6個城市入選,緊隨其后,山東則有3個城市上榜,內蒙古、青海、寧夏、新疆、西藏、海南等6個省區未有城市入選。縱觀綜合指數,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之外,其余27個省份中,江蘇以城市平均排名47位,一枝獨秀,浙江以平均排名51位,屈居第二,山東和河北亦表現不俗,平均排名分別為80位和85位,廣東出現較嚴重的兩極分化,城市平均排名僅為120位。
2022年科技創新總量指數排名中,北上深廣依然牢牢占據前四名,并與后面的城市拉開距離;南京、杭州、武漢、成都、天津和蘇州位列第5至10名,六座城市又分為三個小群體:南京、杭州/武漢、成都/天津/蘇州,每個小群體城市內部之間差距甚微。上述十座城市分別來自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西北排名最高的西安位于第11位,而東北排名最高的沈陽居于第19位。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會議會展
-
企業風采
-
會議會展
-
財報
-
招標采購
-
企業風采
-
企業風采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財報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招標采購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財報
-
財報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市場商機
-
財報
-
財報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財報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科技前沿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招標采購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會議會展
-
科技前沿
-
財報
-
政策法規
-
市場商機
-
市場商機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
-
企業風采
-
招標采購
-
市場商機
-
招標采購
-
政策法規
-
市場商機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會議會展
-
市場商機
-
財報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會議會展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招標采購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人物動向
-
市場商機
-
焦點事件
-
財報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市場商機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市場商機
-
標準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產品技術
-
標準
-
產品技術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招標采購
-
焦點事件
-
會議會展
-
科技前沿
-
標準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會議會展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
企業風采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產品技術
-
產品技術
-
焦點事件
-
科技前沿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政策法規
-
企業風采
-
企業風采
-
會議會展
-
企業風采
-
項目成果
-
企業風采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政策法規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財報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實驗室動態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企業風采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