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質譜培訓第二彈:開發驗證、質量管理與臨床應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4月19日-21日,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主辦、復旦大學生物科學研究院協辦的“液相色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獨山廳舉辦。
液相色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現場
20日上午的培訓主題是“液相色譜-質譜檢測方法的開發驗證與質量管理”,由徐匯區中心醫院中心實驗室主任李水軍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Milton S. Hershey醫學中心病理核心參考實驗室副主任朱玉勝教授、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臨床質譜檢測中心副主任趙蓓蓓共同帶來精彩的培訓報告。
徐匯區中心醫院中心實驗室主任李水軍帶來題為《LC-MS/MS方法開發和優化》的精彩報告。
徐匯區中心醫院中心實驗室主任 李水軍
據統計,臨床LC-MS/MS的普及性在不斷增加,臨床使用質譜儀器可以改進醫學實踐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目前,LC-MS/MS的臨床檢驗主要應用在新生兒篩查,藥物中毒、濫用藥物分析、止痛藥物分析,治療藥物監測,內分泌分析,蛋白鑒定和定量,微生物檢測(MALDI-MS)以及微量元素檢測(ICP-MS)。
李水軍詳細介紹了LC-MS/MS的實驗室定位,臨床實驗室開展LC-MS/MS的考慮因素。LC-MS/MS方法開發的基本流程包括目標分析物、文獻檢索、質譜方法、液相方法、樣品處理、基質效應。質譜分析中的樣品處理是很重要的過程,LC-MS的結果錯誤常常是由于樣品預處理不當,導致樣品信號的抑制或共存物的干擾。測定之前進行分離、純化、濃縮是十分重要的。樣品處理方法包括稀釋、蛋白沉淀、超濾、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渦流色譜、免疫親和等。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Milton S. Hershey醫學中心病理核心參考實驗室副主任 朱玉勝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Milton S. Hershey醫學中心病理核心參考實驗室副主任朱玉勝帶來題為《LC-MS/MS檢測方法開發與驗證的基本要求》的精彩報告,介紹了LC-MS/MS的相關指導文件,檢測方法開發的基本步驟,檢測方法驗證的參數選擇。
LC-MS/MS相關指導文件——C62-A指南是旨在減少實驗室間臨床LC-MS/MS檢測方法開發與驗證的差異,提出了LC-MS/MS檢測方法開發與驗證的標準方案。C62-A指南包括LC-MS儀器的重要特征,影響檢測方法性能與效用的檢測前因素,方法校準,方法開發過程中重要的分析變量,方法驗證,質量評價與質量控制,臨床檢測項目開展后的監控。
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臨床質譜檢測中心副主任 趙蓓蓓
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臨床質譜檢測中心副主任趙蓓蓓帶來題為《LC-MS/MS方法的質量管理》的精彩報告,包括質量管理的必要性和質量管理的控制措施。
趙蓓蓓首先介紹了LC-MS/MS方法臨床運營流程、LC-MS/MS方法臨床應用優勢等,并指出LC-MS/MS臨床應用面臨技術本身和臨床日常運行管理的挑戰。
LC-MS/MS方法的質量管理包括以樣本為中心的分析前質量管理(病人準備、標本正確采集、標本運送、標本拒收),以保障檢測質量為中心的分析中質量管理(標本前處理、分析過程、室內質量控制、室間質量評價),分析后質量管理(檢驗結果的正確發出、檢驗樣品的保存及處理咨詢服務)。質量管理通過方法學控制和室間質評的實施方法來保障,而方法學控制包括方法驗證、室內質控、期間核查、儀器比對、盲樣考核。其中需要進行的儀器管理包括儀器校準與核查、儀器定期維護計劃、儀器重大維護后驗證、輔助設備管理等,還需進行常用試劑/耗材管理、色譜柱管理、環境管理、數據及系統驗證。
報告指出,LC-MS/MS技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可對病患照護提供獨特的貢獻,該技術在臨床檢驗應用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挑戰。嚴格而規范的方法開發與驗證過程對LC-MS/MS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于LC-MS/MS的方法學控制、準確性評價、試劑、儀器等個性化、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尤為重要。
20日下午的培訓主題是“液相色譜-質譜檢測方法的臨床應用”,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的韓連書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副主任郭瑋教授,迪安診斷質譜中心負責人杜英華教授共同帶來精彩的培訓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韓連書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韓連書帶來題為《質譜技術在遺傳代謝病篩查、診治及產前診斷中的應用》的精彩報告。
遺傳代謝病是基因突變導致維持機體正常代謝所需的某些酶、受體或載體等功能降低或缺乏,導致機體內某些代謝物的正常代謝途徑受阻,代謝底物增加,產物減少引起的疾病。遺傳代謝病多為單基因遺傳病,大部分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報告還介紹了遺傳性代謝病的臨床表現,遺傳代謝病常規實驗室檢查異常,常規輔助檢查等。遺傳性代謝病特點即大部分遺傳代謝病缺乏特異性臨床特點或特異性常規檢測指標,遺傳代謝病發病年齡變化較大,大部分遺傳代謝病危害較重,遺傳代謝病診斷需要特殊的檢測技術。遺傳代謝病檢測常用技術包括串聯質譜技術,氣相色譜質譜技術,基因突變檢測,基因芯片檢測,二代測序技術,酶活性檢測,染色體檢測。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副主任 郭瑋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副主任郭瑋帶來題為《質譜技術在臨床激素檢測中的應用》的精彩報告。激素檢測的理想方法:監測范圍寬,特異性高-避免交叉反應,多物質分析-前體和代謝物。激素檢測的特點包括:激素結合蛋白——去蛋白,生理濃度低——靈敏度,結構相似干擾物質——特異性,系列前體和代謝物——高效性。報告介紹了雌二醇檢測、醛固醇、嗜鉻細胞瘤、兒茶酚胺及其代謝產物檢測的原理及特點,并列舉了相關臨床案例。報告還介紹了如何利用LC-MS/MS建立最佳切點及參考范圍來檢測MNs以及MNs在嗜鉻細胞瘤診斷的應用。
報告最后總結道LC-MS/MS是檢測小分子激素的重要檢測方法,建立更多、更敏感、更特異的臨床檢測項目,軟/硬件提升將推動LC-MS/MS更廣泛的臨床應用。
迪安診斷質譜中心負責人 杜英華
迪安診斷質譜中心負責人杜英華帶來《藥物相互作用引起藥物中毒反應機理及其濃度檢測》的精彩報告。最理想的給藥是將正確的藥物給正確的病人,在正確的時間配以精確的給藥劑量。報告還介紹了P450酶在一些典型藥物代謝中的作用,西柚汁對藥物暴露的影響,服用硝苯地平后的藥物代謝檢測實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