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學以“質”用,“質”求突破 中山醫院質譜培訓班圓滿召開

    2021.6.07

      ——第六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液相色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舉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1年6月2日-4日,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美國臨床質譜學會(MSACL)、北美華人臨床化學協會(NACCCA)、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檢驗醫學專委會、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檢驗醫學專委會主辦、上海市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質譜學組協辦的國家級I類繼續教育學習班——“液相色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辦。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本次活動的支持媒體,全程跟蹤報道。

    105659_202106070950521.jpg

    液相色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

      本次活動圍繞LC-MS/MS技術在我國臨床檢驗領域的應用,邀請了國內外著名專家教授,向學員們講授了臨床質譜的發展方向和實驗室建設,液相色譜-質譜基礎理論知識,液相色譜-質譜方法開發、驗證和質量管理,液相色譜-質譜檢測的臨床應用,質譜技術其他應用方向等方面的知識,共吸引140多位來自國內各大醫院的檢驗技術人員和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參加。

    105659_202106070948361.jpg

    液相色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合影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中心主任郭瑋教授主持本屆培訓班,《中華檢驗醫學雜志》總編、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潘柏申教授和上海市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關明教授分別上臺致辭,北美華人臨床化學家協會(NACCCA)2021屆主席王永強教授視頻致辭。

    105659_202106070950122.jpg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總編、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潘柏申教授

    105659_202106070950123.jpg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 郭瑋教授

    105659_202106070950124.jpg

    上海市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關明教授

    105659_202106070950121.jpg

    北美華人臨床化學家協會(NACCCA)2021屆主席王永強教授的視頻致辭

      在上午以“臨床質譜的發展方向和實驗室建設”為主題的培訓班上,《中華檢驗醫學雜志》總編、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潘柏申教授,美國臨床質譜學會(MSACL)主席David Herold教授,美國臨床化學協會質譜和分離科學學會創始主席、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臨床質譜和毒理學實驗室主任張巖教授,深圳華大基因質譜首席技術官王融教授分別帶來精彩的演講報告。

    報告題目:串聯質譜分析儀臨床應用概況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總編、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潘柏申教授帶來第一個報告“串聯質譜分析儀臨床應用概況”。

      目前,國內大型綜合性醫院檢驗專科排行榜前100家醫院中約75%擁有液相色譜-質譜分析儀,其中大部分醫院檢驗專科配有1-2臺,而部分大型第三方檢驗部門的儀器配置超過了40臺。液相色譜-質譜分析儀在臨床檢測方面主要用于內分泌激素、維生素、治療藥物檢測(TDM)、遺傳代謝病、毒物篩查、其他蛋白標志物等檢測項目。

      臨床常規檢測應用質譜分析時,應注意質譜技術與常規生化、免疫方法的差異,檢測方法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不同醫療單位之間檢測結果的一致性等注意事項,還需要考量參考區間/醫學決定水平與其他方法之間可能難以直接轉化、應建立適宜的參考區間/醫學決定水平等問題。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液相色譜-質譜技術臨床應用培訓班已成功舉辦第六期,受到了國內廣大臨床檢驗科研技術人員和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的贊譽,從2019年開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陸續舉辦基于實際操作的臨床質譜高級進修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自2009年起成為首批國家臨床重點檢驗專科,是最早將質譜技術應用于臨床檢測的單位之一,并與2017年撰寫了國內首個《液相色譜-質譜臨床應用建議》,在搭建臨床質譜平臺、技術引入、經驗交流、人才培養、推動規范開展以及推動中外質譜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105659_202106070950127.jpg

    美國臨床質譜學會(MSACL)主席David Herold教授的視頻報告

    報告題目:Advances in Biomarkers and Imaging Mass Spectrometry for Better Patient Care

      David Herold教授介紹了生物標志物和成像質譜技術的進步能助力改善患者護理,并認為質譜診斷是一種易于解釋的單一測試。而目前的人工智能使醫學研究人員能夠從與臨床信息相結合的多重質譜數據中找到診斷解決方案。這將使挽救生命的發現成為可能,例如癌癥的早期生物標志物以及通過成像質譜法對手術病理標本進行快速和明確的診斷。

      臨床質譜可廣泛用于新生兒篩查、微生物學、毒理學、TDM 和內分泌測試。目前,質譜成像和生物標志物在癌癥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測試正在開發階段,也可用于外科病理學“冷凍”切片的評估等。

    105659_202106070950128.jpg

    美國臨床化學協會質譜和分離科學學會創始主席、NACCCA 2015屆主席、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臨床質譜和毒理學實驗室主任 張巖教授的視頻報告

    報告題目:未來何去何從:下一代臨床質譜檢驗

      質譜技術在近代臨床實踐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一代臨床質譜發展方式是儀器向自動化轉變,而小分子應用會向大分子轉變。張巖教授對小分子和蛋白質質譜檢測樣品處理過程進行比較,介紹了質譜蛋白分析樣品處理流程分析及蛋白測試中其他的影響因素。而臨床實驗室要對LDT所有條件和處理過程負責任,質譜在臨床診斷中繼續起到更大更廣的作用。

    105659_202106070950129.jpg

    深圳華大基因質譜首席技術官、美國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遺傳學和基因組學客座教授王融教授的視頻報告

    報告題目:質譜檢測實驗室的場地、環境及人員要求

      報告內容包括臨床質譜實驗室建設,質譜儀的選擇,質譜實驗室的規劃和質譜人員的要求。

      臨床診斷服務、定量分析痕量濃度的藥物、毒素及代謝產物可以由質譜來實現。質譜分析是臨床醫學實驗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可提供豐富的化學結構的信息,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質譜與分離技術氣相色譜(GC)和高效液相色譜(HPLC)的結合,組成了可用于從血液,尿液和其他生理流體中直接測量微量濃度的有機化合物。這種方法可以提供準確的有關疾病診斷的資料,并可提供可信的有助于加深對病理學、生理學理解的實驗數據。

      王融教授介紹了質譜檢測實驗室的不同要求,包括實驗室空間布局,電氣要求,供氣要求,環境要求和臨床質譜工作人員要求等。

      在6月2日下午以“液相色譜-質譜基礎理論知識”為主題的培訓班上,美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Quest Diagnostics臨床質譜實驗室主任袁超教授,寧波大學質譜技術與應用研究院副院長、浙江省先進質譜技術與分子檢測重點實驗室主任丁傳凡教授分別帶來精彩的演講報告。

    105659_202106070950126.jpg

    美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Quest Diagnostics臨床質譜實驗室主任、NACCCA 2019屆主席袁超教授的視頻報告

       袁超教授在培訓班分別作了3個演講報告,分別介紹了液相色譜基本知識,臨床質譜的樣品前處理方法,定標品、質控品和內標的選擇和使用。

      液相色譜基本知識

      報告內容包括液相色譜在臨床實驗室的應用,液相色譜的原理和目的,液相色譜儀的構造,液相色譜柱的構造和類型,液相色譜方法的開發和不同檢測器的選擇等。實際應用過程中,臨床實驗室要求迅速出具檢測報告,大型第三方實驗室也追效率。色譜分離是個過程,色譜檢測還沒能做到平行檢測一批樣品。因此可以選擇多通液相道色譜儀,把多個色譜通道連接到一個檢測儀上,通過交錯進樣可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色譜方法開發過程中,流動性的選擇需要根據柱子的化學性質、pH值、質譜檢測匹配程度、環境損害等方面考量;優化方法則先從文獻開始,從經驗著手,結合樣品制備、結合被測物濃度和質譜靈敏度,柱頂的控制等方面考量。

      臨床質譜的樣品前處理方法

      常用的臨床質譜前處理方法包括稀釋后直接上樣、蛋白沉淀、在線提取、離線固相提取

      、液相萃取、衍生化和親和提取等。袁超教授介紹了每種樣品前處理方法的原理、優缺點和應用例子,并表示選擇合適的前處理方法要根據靠譜的文獻、被測物的理化性質、從簡單到復雜、結合不同方法、照顧色譜的起始條件、平衡好樣品制備和色譜質譜分析之間的資源分配、結合實驗室本身樣品量和技術力量等方面考量,同時還需考量復雜樣品、蛋白結合問題和通量問題進行。

      定標品、質控品和內標的選擇和使用

      樣品制備的第一步往往是將內標加入所有的樣品,包括定標品,質控品,病人樣品,空白等。定標品是一系列濃度已知的樣品,目的是建立被測物濃度和儀器信號(峰高或峰面積)的線性關系。

      質控品有目標值和接受范圍,目的是確定儀器正常,操作正常。質控品要和病人樣品一起分析,放在病人樣品的前和后。如果質控品最后測得的值在接受范圍之內,那么病人的結果可以上傳。內標是質譜法特有的,其作用是減少變化度,一般是穩定同位素標記的被測物。質譜可以把被測物和內標區別分開,內標也可以是類似物。等量的內標加在所有的樣品里(般在樣品制備的第一步)。

    105659_2021060709501210.jpg

    寧波大學質譜技術與應用研究院副院長、浙江省先進質譜技術與分子檢測重點實驗室主任丁傳凡教授

    報告題目:質譜儀器基本原理

      質譜儀器的種類很多,包括磁質譜、四極桿質譜、四極離子阱質譜、飛行時間質譜、傅里葉變換-離子回旋共振質譜、軌道離子阱質譜、以及這幾種質譜儀組合而成的復合型質譜等。丁傳凡教授分別介紹了這幾類質譜的原理和特點,以及適用于不同的應用領域等。

      其中,磁質譜具有設計和制造技術成熟,實際應用經驗豐富等優點,也存在結構復雜、體積大成本高的缺點;飛行時間質譜具有質量分辯高、定量較準確、質荷比范圍不受限制,等特點,多用于有機或生物分子分析。

      在6月3日上午以“臨床質譜的發展方向和實驗室建設”為主題的培訓班上,杭州凱萊譜精準醫療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劉華芬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赫爾希醫學中心病理學、藥理學教授朱玉勝教授,Quest Diagnostics Nichols 研究所臨床質譜核心實驗室和放射免疫分析部門高級科學總監吳衛甲教授,克利夫蘭州立大學臨床化學教授、美國阿克倫兒童醫院臨床實驗室主任王思合教授分別帶來精彩的演講報告。

    105659_202106070957233.jpg

    杭州凱萊譜精準醫療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中國醫師學會檢驗醫師分會臨床質譜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華芬教授

    報告題目:液相質譜臨床LTD方法的開發及優化

      劉華芬教授介紹了質譜臨床應用的發展趨勢和臨床應用LDT方法開發的核心要素,包括常用介質選擇、面板設計、曲線和QC設計、樣品制備、HPLC方法、質譜方法和自動化要求等。

      質譜技術具有更低采樣量、更高通量、更高特異性、更高靈敏度、更多新指標、更多有效數據等特點,能提供更精準的診斷。臨床質譜應用規范化的歷程包括LDT實驗室開發、方法開發/驗證規范化、臨檢中心室間/方法學標準化、IVD認證的儀器試劑標準方法、臨檢中心正確度及標準參考物質對比等方面。結果的準確性、重現性強是臨床檢測的最根本需求。

      中國臨床質譜行業的健康發展,要具備與時俱進的標準檢驗目錄與收費標準,鼓勵多組學診斷技術的研發與LDT臨床應用,及時推動質譜臨床應用標準化及質量的監管,嚴謹創新的管理新技術產品上市。

    105659_202106070957235.jpg

    NACCCA 2012屆主席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赫爾希醫學中心臨床化學及自動化檢測實驗室醫學主任 朱玉勝教授視頻報告現場

    報告題目:Basic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LC-MS/MS Assays

      報告討論LC/-MS/MS分析方法的開發和驗證過程,介紹了專業組織和政府機構發布的LC-MS/MS開發和驗證的官方指南,包括CLSI C62-A:液相色譜-質譜法,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會(CLSI)批準指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工業生物分析方法驗證指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生物分析方法驗證指南,CAP檢查表LC-MS/MS指南,中國檢驗醫學學會LC-MS/MS臨床應用建議。

      CLSI C62-A指南LC-MS/MS方法開發的基本步驟包括計劃、質譜初始調整、HPLC開發、質譜優化、樣品制備和提取、定標、內標選擇等。方法驗證的參數包括不精密度、準確度或真實性、靈敏度、線性、特異性或選擇性、干擾、遺留、穩定性、參考區間、基質效應、回收率等。

    105659_202106070957101.jpg

    NACCCA 2014屆主席、Quest Diagnostics Nichols 研究所臨床質譜核心實驗室和放射免疫分析部門高級科學總監 吳衛甲教授視頻報告現場

    報告題目:LC-MS/MS儀器維護和故障排除

      LC-MS/MS儀器維護的目的是要確保儀器始終處于良好狀態,優化設備的可靠性同時保持儀器的高運轉率。

      HPLC的維護包括添加洗針液、添加流動相、進樣數字(lnjection number)、色譜柱/在線過濾器、HPLC泵的壓力管道和接口、廢液等;質譜的維護包括真空壓力、Roughing pump漏油;離子源的維護包括毛細管和放電針等。預防性維護包括LC(自動進樣器和泵),閥門模塊,質譜和維護頻率。儀器故障時需要先進行故障排除,包括操作者的人為錯誤、正常磨損、試劑污染、色譜柱的質量、病人樣品和實驗室的環境等。故障排除時需要從整個系統的角度來思考,同時了解設備的歷史記錄,簡化系統,最后進行方向工作。定期維護以及預防性維護對于LC-MS/MS實驗室的平穩運行至關重要,故障排除能力在必要時對于儀器重新投入服務也很重要。

    105659_202106070957234.jpg

    NACCCA 2009屆主席、美國阿克倫兒童醫院臨床實驗室主任王思合教授視頻報告現場

    報告題目:Quality Management of Clinical Mass Spectrometry

      報告介紹了臨床實驗室中相關的CLIA條例,CLIA條例對以診斷、預防或疾病治療、健康評估為目的的人血、體液及組織樣品實驗室檢測確立相應質量標準。報告還介紹了臨床質譜的方法開發、適用性檢查、方法驗證、分析運行的組成部分、校準器、質量控制、結果分析、結果報告、能力測試等。實驗室必須參與能力驗證計劃或替代方法以確保客觀的質量評估,實驗室必須審查和評價能力驗證所獲得的結果,必須記錄所有能力驗證評估和失敗調查。

      6月3日下午以“液相色譜-質譜檢測的臨床應用”為主題的培訓班上,康奈爾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美國休斯頓衛理工會醫院檢驗科主任易欣教授,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居漪教授,《中華檢驗醫學雜志》總編、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潘柏申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曹正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趙琳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內科行政副主任丁晶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質譜組彭穎斐、陳方俊和王真昕分別帶來精彩的演講報告。

    105659_202106070957105.jpg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趙琳教授

    105659_202106070957232.jpg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王真昕博士

    報告題目:LC-MS/MS技術在類固醇激素檢測中的應用

      趙琳醫師介紹了腎上腺意外瘤實驗室排查的臨床需求和診斷流程,并向現場學員分享了多項將LC-MS/MS技術用于臨床檢測的病例。多組學生物標志物組合,即一種疾病可以通過一個指標很好地診斷,但也可以通過多個生物標志物進行正確判斷。

      激素是由血液輸送至遠處組織并通過受體而發揮調節作用的化學信使物質。內分泌疾病與激素生成過量/不足、靶組織對激素的反應性異常等有關,所以定量檢測是診斷的關鍵。

      LC-MS/MS用于檢測激素,具有檢測靈敏度高且低值結果穩定、預處理去蛋白、特異性高、多物質可同時檢測等特點,是目前檢測小分子低濃度的金標準。

      評估新項目臨床應用的藥典包括分析有效性、臨床有效性和臨床實用性。王真昕博士主要介紹了LC-MS/MS類固醇激素檢測的優勢及方法開發,并分享了中山醫院LC-MS/MS檢測睪酮的案例,免疫學方法和質譜方法的低值檢測結果差異大。通過分享多項類固醇激素檢測的病例,臨床質譜與常規檢驗方法相比主要具有高靈敏度、高準確性、多組分和靈活的優勢,LC-MS/MS類固醇激素檢測可助力臨床精準醫療。

    105659_202106070957106.jpg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趙琳教授

    105659_202106070957103.jpg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質譜組技術主管陳方俊教授

    報告題目:質譜分析在繼發性高血壓中的應用

      繼發性高血壓包括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腎實質性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內分泌性高血壓。趙琳教授主要介紹了高血壓、低血鉀病例的發展情況以及基于LC-MS/MS的診斷病例。

      陳方俊教授介紹了LC-MS/MS檢測醛固酮的內標選擇和質譜參數,其中內標采用哪個醛固酮-D4同位素內標(后改用D8內標)。檢測前需潤洗和平衡固相萃取版,上樣過程是400μL樣本加上200μL50%ZnSO4甲醇水溶液加上400μL 0.05%磷酸,離心取上清600μL;然后經過磷酸清洗、含10%甲醇0.1%氨水和200μL水清洗后,分別戲曲固相萃取小柱中殘留的基質和其他干擾物,最后經過兩部洗脫。LC-MS/MS檢測醛固酮已經過包括精密度、線性評估、最低定量限下限、回收率等性能驗證,并經過322例樣本用放射免疫法和LC-MS/MS法檢測的方法學比較。

    105659_202106070957236.jpg

    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上海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質譜學組組長居漪教授

    報告題目:質譜技術在參考方法建立中的應用

      參考方法是參考體系中關鍵要素,其定義為經過全面分析研究的測量程序,其所產生的值具有與其預期用途相稱的測量不確定度,尤其是評價測量同一量的其他測量程序的正確度和表征參考物質時。如存在幾個參考測量程序對同一給定的被測量進行測量,則可以按照測量不確定度的大小對這些參考測量程序進行排列。具有較常規技術更高特異性、高靈敏度的檢測技術成為參考方法開發的首要條件。

      最早見于參考方法開發的當屬Siekmann L等在1974年用GC/MS方法建立的醛固酮方法,作為質譜參考方法的開拓者,在非肽類激素、代謝物和底物開發了多項參考方法。參考方法的建立包括查找參考方法來源,建立參考方法,結果比對,國家認可和國際認可。

    105659_202106070957104.jpg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總編、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潘柏申教授

    報告題目:醫學檢驗實驗室自建檢測方法的現狀與期望

      LDT是醫學檢驗實驗室自行研發、驗證和使用的檢測方法,通常僅在研發的醫學檢驗實驗室內部使用,不作為商品出售給其它醫學檢驗實驗室、醫院及個人。醫學檢驗實驗室自建檢測方法從檢測試劑自行配置、檢測結果人工判讀的傳統LDT發展到如今包含分子診斷技術、質譜分析技術和流式細胞技術的LDT。基于高新檢測技術的LDT主要特點具有檢測方法的儀器設備復雜,操作技術難度較高,操作人員素質和技術能力要求高,結果分析高度依賴高科技分析軟件和數據處理系統結果解釋的臨床水平要求高。

      潘柏申教授還分享了國外醫學檢驗實驗室自建檢測方法現狀與監管,包括了美國FDA監管、與CMS合作監管LDT、歐洲與日本等地區的LDT監管現狀、日本與美國醫學檢驗實驗室管理框架的差異等。

      我國對于LDT發展的需求遠重于監管的需求,從檢測技術層面來說,不同平臺的同一LC-MS項目難以使用標準化的固定配方的商品化檢測試劑盒,分子檢測項目也類似;從可行性層面考量,分子檢測、LC-MS等新技術臨床應用相對較少,技術特異性相對較高,IVD廠商從經濟效益考慮,難以主動積極的投入資金研發相應的商品化試劑。新技術新項目以LDT的形式開始得到應用是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階段。

      目前,中山醫院檢驗科LDT管理要求需要滿足以下程序:臨床需求申請,臨床需求和檢測技術評估并經主任批準,方法建立實驗報告,方法性能評估報告,標準操作規范,報請醫院管理部門批準,日常工作記錄,科室督查記錄,臨床應用評估等。

    105659_202106070950125.jpg

    NACCCA 2022屆候任主席、美國休斯頓衛理工會醫院檢驗科主任易欣教授的視頻報告

    報告題目:如何建立臨床質譜檢測的實驗室QC/QA流程

      質譜檢測特別是液相質譜已成為全球臨床實驗室中廣泛使用的技術,在臨床實驗室中的應用涵蓋了數百個不同的檢測項目,從高度復雜項目到常見項目。隨著經驗的不斷豐富,其技術優勢和劣勢以及未來機遇和挑戰已經顯現出來。

      液相質譜實驗室工作流程包括樣本類型、收集要求、處理要求,注射數量、柱壓、保護柱、移動相,峰值質量、標準曲線、質量控制、信號質量,樣品制備程序、效率、試劑和實驗室器材、樣本ID跟蹤、計算和報告準確性等。

      方法驗證中的關鍵部分包括樣本制備與提取(提取效率、基質效應、內標穩定性、樣品穩定性、提取后穩定性),液相質譜方法(重復性、重現性、正常參考值、分析測量范圍、最大稀釋系數、準確性、靈敏度、離子抑制或增強、干擾因子),結果報告(實驗室信息系統、結果計算、結果自動報告)等。

      實驗室自建項目需要考量樣品處理的試劑和材料來自不同的供應商;樣品處理中涉及的多個步驟增加了測試的復雜性;液相色譜和質譜的性能直接影響檢驗結果;與傳統檢驗方法不同,CAP或ISO15189中對質譜方法的QC/QA并無太多具體指導和規定;有經驗的實驗室需要制定詳盡的QC/QA程序來有效的控制質譜方法的準確性。

    105659_202106070957231.jpg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內科行政副主任丁晶教授

    105659_202106070957102.jpg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質譜組 彭穎斐教授

    報告題目:神內-檢驗共話癲癇治療藥物監測

      癲癇是由大腦神經元異常同步化放電為特征的慢性腦補疾病,癲癇疾病需要長期管理。抗癲癇藥物(AED)治療是癲癇的主要治療方案。丁晶教授表示,在選用治療藥物時要關注其特定功效、劑量相關不良反應、異質性藥物反應、慢性毒性、致畸性、藥代動力學、潛在藥物相互作用和用藥方案等,同時分享了多項用AED治療藥物監測臨床應用案例。

      質譜法在AED治療藥物的監測中具有高特異性、多組分和靈活度等優勢。AED質譜檢測方法開發需要進行質譜參數優化、色譜方法開發、前處理方法開發和性能驗證,彭穎斐介紹了AED質譜檢測方法的開發, 分享了用于AED開發的參數的優化、蛋白沉淀法的前處理方法、室內質控中的質控品選擇和質控品基質等。

    105659_202106070950522.jpg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曹正教授的視頻報告

    報告題目:LC-MS/MS在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診斷中的應用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育齡期婦女最常見的內分泌紊亂性疾病,常伴有不孕、肥胖、胰島素抵抗和血脂異常等代謝綜合征。

      目前臨床上主要以血清總睪酮(TT)升高作為高雄激血癥的診斷標準,然而只有游離睪酮(FT)及部分與白蛋白非特異性低親和力結合的TT是有生物效性的睪酮。因此,常規測定TT的方法并不是判斷高雄激素血癥的最敏感指標。睪酮水平很低的女性用免疫法測定結果明顯偏高(平均偏高25.1%),可能給臨床診斷和治療帶來隱患。

      目前,研究團隊建立了一種基于LC-MS/MS平臺的4種雄激素+17OHP聯合定量檢測方法,此LDT方法在線性、精密度、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攜帶污染、基質效應等方面表現優異,適于臨床實驗室開展。在小規模PCOS病人研究中,四種雄性激素聯合檢測(T,A4,DHEAS,DHT)的診斷效能要顯著優于任何一種雄性激素單獨檢測時的效能。


    本文相關專題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