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基質干細胞修復顱骨缺損
骨髓基質干細胞修復顱骨缺損
1.實驗動物
畢格犬平均1歲齡,雌雄不限。氯胺酮10mg/kg肌內注射誘導后,肌內注射速眠新o.1m1/kg全麻,常規消毒、鋪巾。16號骨髓穿刺針于髂前上棘或股骨近端穿刺,抽取骨髓3-5ml,置于50m1離心管中(所用器械均事先肝素化)。2.BMSC培養及成骨誘導
3.細胞-生物材料復合物制備
pDBM(脫鈣骨基質,上海市組織工程研究與開發中心研制)預先制備成2.5cm×2cm×0.3cm片狀,細胞培養同前一部分。每塊材料接種4×106經成骨誘導的BMSC,體外繼續培養l~4天后,準備回植入動物體內。
4.動物實驗試驗分組
(1)實驗組:顱骨缺損區植入pDBM/BMSC復合物。
(2)材料對照組:顱骨缺損區植入單純pDBM。
(3)空白對照組:雙側顱骨區造成缺損后曠置。
5.手術回植
狗麻醉前禁食12 h,禁水4 h。氯胺酮10 mg/kg肌內注射,進行誘導麻醉,速眠新0.1m1/kg肌內注射麻醉,整個過程中動物保持俯臥位。
動物麻醉平穩后,常規消毒鋪巾,頭部正中矢狀切口,暴露雙側顱骨區,使用顱骨轉,雙側各形成2.5cm×2cm全層顱骨缺損,同時去除缺損區骨膜,徹底止血。一側缺損區為實驗組,植入pDBM/BMSC另一側為對照組植入無細胞單純pDBM。
6.術后新生骨的評價
(1)三維CT檢查:術后3、6個月顱骨三維CT檢查。
(2)大體觀察:術后3、6個月取材時,暴露雙側顱骨區觀察愈合情況。
(3)組織學:術后3、6個月取材,實驗側和對照側標本中部和邊緣分別取材,石蠟包埋,組織學切片,進行HE和Azan三色染色。
(4)硬組織切片和四環素標記新生骨:術后3、6個月取材,實驗側和對照側標本中部和邊緣分別取材,取材前2周靜脈滴注四環素(1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