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寶典聽起來很荒誕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9-03 14:26:35
“永遠不要把大學看成教育機構,記住,它是徹頭徹尾的盈利機構。”
“永遠不要參加任何社團招新,除非它讓你做社長。任何社團存在的理由,都是增加社團負責人的競爭資本。”
“要在第一時間調查清楚班上的‘帥哥’和‘MM’,以便先下手為強。局長部長等實權人物的子女或大款子女都是大家捕獵的目標。”
“社會上要想分出層次,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競爭,否則就會被壓在社會的底層。”
俗話說“大一彷徨,大二吶喊,大三傷逝,大四朝花夕拾”,包括以上這些在網上被瘋傳的新生寶典。咋一聽,像是一個久經戰場的將領在教訓新兵蛋子一樣。往深推究,聽起來著實很荒誕,荒誕之處不是因為不現實,而是因為完全有悖于夢想。讓那些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徘徊的學生,一下子陷入深淵,無法自拔。
大學新生剛步入校門,對校園環境不熟悉,對自己在校園將會面臨什么很茫然。作為一個擠獨木橋達成大學夢想的學生而言,夢想達成后的激情沖擊難免會讓人顯得不知所措,頃刻間,長時間的涉獵結束了,包袱卸下了,無欲無求了,這一切就像是一種成功之后的短暫麻醉。
作為一個學長,在大學校園里生活了這么久,對這里的環境都相當熟悉,看著有點暈乎茫然的新生,說幾句鼓勵的話,沒啥錯的。事實上也可以給新生打打氣,助其很快適應校園生活。但是諸如上邊那些新生寶典也太荒誕了吧。
一個大學新生剛來到校園,出于對這里的憧憬,各種想法都是美好的。然而,聽學長這樣一番言論,心里會怎么想的,該怎么面對以后的大學生活呢,這樣的話勢必會給心理帶來些許陰影。表面上看不出啥危害,事實上它可以不經意間改變一個人的夢想態度,以及一切樂觀向上的種種。甚至會卷入消極對待的漩渦當中,不曾彷徨,就開始吶喊了,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這些所謂的經驗之談,聽上去也很現實,現在的大學群體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誠然,有曠課的后果,但是也有逃課后卻沒被點到名的誘惑,有考試作弊的學校處分,也有考前一紙條就拿高分的個例,有上選修課的各種理由,但與此同時也有不上選修課的N種說法,有圖書館里泡日子的書香生活,也有宿舍里宅著敲鍵盤的瀟灑日子。等等這些,都是很現實的,這些個學長說出來也無可后非,畢竟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但是荒誕離奇之處就是,當所言現實超越了界限,就只能成為笑柄了。
這些大學新生寶典,顯然只是形容的一部分人的生活形態,也是校園存在的一些歪風邪氣,并不是整個校園的全部。很多都是從社會上蔓延進來的不良風氣,本來已經是這個社會的無奈了,看著原本純凈的校園生活經受著種種侵蝕,作為學校里的一份子,應該有點“拒絕”色彩,而不是此種接受甚至張揚,何況用如此夸張的說法填塞給略顯清純羞澀的大學新生,就更值得批判了。
因為,如此言論訛傳下去,后果可想而知,本來空無一事,也轉化為現實了。到頭來受傷的是這些學生,他們的大學夢想被沾染上了瑕疵,他們的前進動力被消磨殆盡了,他們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呢?大一就吶喊,大二呢?誰來未這些教育損失買單?
相關閱讀:
- 歐特克公司總裁:大學應促進中國制造成為中國發明 (snwxf, 2010-5-04)
- 劉堯:大學何以去行政化 (snwxf, 2010-5-05)
- 郝平:培養創新人才應作為大學重要職責 (snwxf, 2010-5-05)
- 裴鋼:大師培養不能一蹴而就 (snwxf, 2010-5-26)
- 當大學成為拆遷戶 (OSRCC_REE, 2010-6-02)
- 轉載:北京的學生在大學里究竟如何? (q_r_epcnge, 2010-6-24)
- 轉:大學的九種死法 (aasle, 2010-6-30)
- 大學也要“該怎么做就怎么做” (PURPOSE人生, 2010-7-03)
- 大學的四種話語中心模式 (woaifou, 2010-7-11)
- 沒想到讀了幾年大學,把自己讀成了一個黑人 (sseia42, 2010-7-25)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