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年后糊里糊涂地混進了研究僧的隊伍。終于等到明天,畢業答辯,解脫的時刻。
從4月份開始著手找工作。起初職業目標非常超級無比明確,但也做了兩手準備,好像高考那時候的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第一期望的職能領域是PR,第二期望的職能領域是MKT。
我心中有一個無比心儀的公司,但現在不想寫出來了,不想給它做宣傳。這個公司是PR里面的一家不是很高調的國際公司,我喜歡它是因為它不依附于任何其他的實體,是純純粹粹的獨立的PR公司;并且,它服務了我最喜歡的汽車品牌。然而現實沒有給我機會,我向它投出的簡歷和通過內部外部傳遞的消息都完全沒有得到回應。雖然到現在我已經和最終要去的公司談妥了入職前的一切細節,也馬上要開始去工作了,但是我心里依然會保留對這個公司的感情。可以說,這是我的職業初戀的單戀對象吧。也許錯過了就再也不會有機會在一起了。
扯遠了。上面那段從4月直接跳到6月了。那么現在就來記一記這其中的求職經過吧:
1,某韓企。同學幫忙內部推薦的。類似于行政和企劃職能交叉的一份工作,長年辦公室,無出差機會。
其實第一次去的時候,我本來是要面一個出差頻繁的市場類職能的工作,與直接領導和領導的領導進行了45分鐘的面試。英文,自我介紹,回答情景假設,自我評價等等。直接領導是個女人,感覺很像老母雞,盡職盡責的那一類;領導的領導是個男人,應該是朝鮮族吧,看上去很沉穩有風范,適度的開朗。我呢,力求傳遞給人一種開朗但不失穩重,活潑但不失嚴謹的感覺,因為自己的實習經驗也不少,對自己的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還是很有自信的,因此我對這份需要頻繁出差的工作還是覺得自己可以挑戰且勝任的。
面試結果是同學告訴我的:領導的領導對我很滿意,但直接領導不是很滿意,她說她想要個能干活的男下屬。不過,領導的領導把我推薦給了他在企業內的一位好朋友,另外一個部門的領導。于是我又去了第二次,見到了直接領導(依然是女的,不過笑容甜美很有親和力)和領導的領導(散發咄咄逼人氣息的男人,很強勢,做事的作風應該凌厲且不容置疑吧),這次面試就只花了5分鐘……然后就說會盡快告訴我結果。走的時候,我看到了我的簡歷上第一次面試留下的分數:85(或者
82)。嗯,我想我的表現還算不錯吧。至少我自己知道我很真誠很負責任,這是我極大的財富。
很快地,2天之后HR的電話就打來了,直接說給我offer。稅前4K,補助300,電話一部,話費定額報銷,沒有出差所以沒有出差補助。之前沒拿到畢業證算實習,每天160。哇!我先被稅前的低薪給打擊了一下,又被實習的高薪給刺激了一下。這怎么實習比正式的錢還發的多呢?!并且,稅前的薪水照我的心理底線那少的不是一點半點啊,并且工作內容和性質也變化了,我并不是很喜歡第二次去面試的職位,可是我當時也不清楚,只有去了才清楚工作的內容。所以,事情忽然變得很尷尬。
我給同學打了電話,說了一下,希望他不要為難,然后鼓起勇氣跟HR又打了電話,說了期望薪水,HR的聲音明顯在那邊變得不耐煩,說要溝通一下,再給我答復。電話掛斷后,我知道肯定沒戲了,心里稍稍失落了一下,也小小地惋惜了一下和那兩位領導無緣。我還是很喜歡他們倆傳遞給人的感覺的,如果能在一起工作,我想我會學到很多,也會相處的很開心。只是薪水太低,我確實沒法接受。還有一點,我對那個HR有些生氣:你一個中國人,就算不把問題拔高到民族上來,我也瞧不起你:談工資待遇怎么了?我要求的數字是一個合理的價格,不在于我畢業于哪、學歷怎樣,而在于我自己之前所拼搏來的經驗和能力讓我可以要求那個數字。而你一聽到那個數字,就好象我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樣,搞得哼哈不耐煩的感覺,還傳遞出一種傲慢。是說在韓企工作,做韓企的HR,就要為韓企嚴格省錢從而瞧不起討價還價的同胞么?唉,真是不知道說什么。加一句支持圣戰好了。
2,某汽車品牌。說到這個,我一開始簡直是激動死了。因為想進的那個PR公司就是服務這個汽車品牌的。沒想到,我可能會直接進到甲方,哈哈。于是我開心地去面試了,三里屯某處。面試的職位在網上寫的極好,并且是全英文描述,又是歸屬于市場部的職位,我能不高興么。
去了之后,HR經理和市場部經理直接面試我。插句嘴:這個HR經理擁有獨立的辦公室,好些老外都對她很恭敬的樣子。真是給中國人爭氣哦,呵呵。相比之下,市場部經理就顯得有點弱了,感覺工作能力和個人魄力比不上HR經理。于是又是一輪50分鐘的面試,過程與之前差不多。然后市場部經理給我介紹了工作的內容,我開始失望了。其實,她們需要的是類似于接待、銷售但又不是銷售和專業接待的人。大家都知道汽車都有形象展廳,說白了她們要個看場子的。呵呵。我對車的結構啊、性能啊、特點啊一竅不通,但是不通咱可以學,這都不是大問題,大問題在于這份工作一做就做三年,之后向上發展的空間基本沒有,轉行做銷售倒是還不錯。可是我又不喜歡銷售。
當然,當時我不能表現出失望,畢竟還沒有談到下一步。于是過了勞動節之后,我接到電話說外資方的老板還要面我一次,我想好像還蠻嚴格,或許可以考慮。結果左等右等,外資經理的電話沒來,倒是等來了場子主管的電話,讓我去拿體檢表。
我當時就暈了,我說我不太明白這是什么意思,我只面試了一次。那主管不耐煩地說,就是讓你加快入職流程的意思。你想不想來啊?我無語,只有說當然想,可是其他的細節還沒有談。她說那你問XX吧,就是那個HR經理。我掛了電話自己很糾結,因為按理說就算是真的覺得我合適,公司也應該有正規的流程吧?待遇還沒談呢,就算是實習或者試用,至少也要談一談啊。什么都沒有就要我去體檢了。我真搞不懂。此時對這家公司的印象真的開始差了,企業的公眾形象和它的雇主形象怎么差這么多啊。強勢不是不好,但是要有道理嘛。
糾結之后,我還是給HR經理打了電話。她讓我發郵件說明我的問題。于是我發送了兩點:一是待遇二是是否能夠解決戶口。老實說,我第二點是為自己留退路,我知道壓根解決不了。郵件呢,也沒回給我,HR經理打電話來了。她說,我要頂替的那個人忽然又不離職了,所以這個職位她們也決定中止招聘,很抱歉。我心里明凈,于是也禮貌地說了沒關系。
3,PR求職之路。我認識一位前輩,是本土中最像國際的PR公司的最老的員工出身,后面轉市場工作,資歷十幾年。這位姐姐了解我對PR工作的態度,于是幫我通過她的人際關系網遞了五六家非常好的PR國際公司,本土的只有她打天下的這一家。前輩的人際關系紛紛反饋說,我是一個沒有PR經驗的研究僧,并且馬上畢業了,還不如沒經驗的本科孩子好用,也不能通過實習再轉正了。當然,人家說的很委婉,可就是這么個意思。終于我還是接到了某亞的電話,約我去面試。面試前,前輩給我一通培訓,連面試會問什么類型的問題都幫我培訓了。結果我面試只用了10分鐘,自我介紹了一下,就完了。英語等等完全沒有問。HR問我,如果
2.5k左右的薪水能接受么。我嚇了一跳,問稅前還是稅后,她說稅前。我直接崩潰了,想著就算是讓前輩推薦的好意落空了,我也承受不起稅后只有1800的生活,可能如果我是本科生,我會毫不猶豫了。唉,研究僧的沉沒成本太大了。于是我咬牙說,對不起,我能接受的是稅前最低3.5K。于是就這樣結束了。。。。
之后反饋情況給前輩,前輩感嘆:她01年畢業沒多久,本科生,非PR相關專業,某亞給她開到8000每月的月薪。她說她加薪了之后坐著出租車在長安街上經過時給朋友們打電話激動地報告這個好消息,人都樂瘋了。而她沒加薪之前,月薪3500,跟我要的一樣,可那時候是01年,現在是10年……我不求加薪,但求工資稅前3.5K,居然得不到……
4,某工業自動化企業,市場工作,內容與PR大部分重合,也有甲方常規市場工作內容。這是我在PR求職過程中走投無路心灰意冷時不抱太大希望投的一份工作,也認真看了工作內容描述,但由于專業背景限制,我才沒抱希望。結果,這竟然是我最終的歸宿。(只要明天答辯順利,畢業證學位證拿的順利)
在該企業一共進行了四輪面試。每一次的面試,都加深了我對這家企業的好感。我想,這家企業真的還是不錯的,如果是裝的,它裝了四次,都成功了,也能說明一些問題吧。不過老實說,前臺MM的表現平平,不像其它500強的前臺那么專業。比如我問是否會發郵件確認時,她說我這不是都打電話告訴你了么。汗。
第一次面試,天蒙蒙細雨,早晨9點。到了公司后,領了表,進了會議室,開始填表。我是第三個到的,一共那天5個人面試,群面。市場部經理,一位看上去有
30來歲的女性,親和力不錯,皮膚夠白皙,人也沒有太多的職業江湖氣,很干凈的感覺。我第一次經歷群面,加上那陣心情也不怎么好,就想著大不了又是沒戲,不要患得患失,做自己就好。結果沒成想,我成了這次群面中的唯一幸運者。當然我得說,有一個女孩徹底就是來砸場子的,坐在轉椅上表現的比經理還大牌,一臉的不忿;還有兩個,普通話都說不溜,長得確實也不好看,穿的也老氣,一張嘴再聽聽,沒底氣。這樣的人誰會放心選呢。所以其實只有一個女孩跟我有競爭實力。不知道她后來怎么樣,是否也接到2面的通知了。
第二次面試,跟企業的某副總見面。OMG,我在面試中第一次遇到級別這么高的人物。而這位副總,居然跟我連續溝通了70分鐘!!!!!他說,他基本上在招聘一名職能員工時,都是盡量親歷親為,做好把關。一是為企業把關,看看這個人是不是真的有相應的工作能力和發展潛力;二是看看這個人能不能很好地融入企業氛圍,與企業的理念能夠保持很好的一致和共識。事實上與這位副總的溝通中,我的心可謂是越來越涼,所以進行了二三十分鐘后,我估計沒什么戲了,反倒又坦然了,跟他聊起自己之前的求職經歷,自己的職業夢想,自己的性格等等。他也興致勃勃地給我講他的奮斗史,還幫我分析我的性格和之前為什么我拒絕那些工作。總之,像是在與一位職業前輩進行咨詢,我感覺也蠻有收獲的。于是,我不抱任何希望地愉快地結束了這次面試,心里暗暗地贊賞這家公司的招聘風格。
第三次面試,跟HR經理見面。我真的沒想到,居然在一個星期后,接到了HR的電話。我知道,基本上進行到這里就是要談待遇了。果然,HR經理在了解了我的基本情況、個人性格等等方面的信息后,給了我待遇內容。嗯,還是比我的期望薪水低。不過,那個價格也是比較合理的,并且這份工作是到目前為止最接近我的職業目標領域的工作了,我又嚴重糾結了。我確實也不想把薪酬作為談判的籌碼,但是那個薪水老實說還是照我的心理底線有一定距離的,于是我說要考慮。HR經理說,她也不希望我帶著疙瘩來上班,她希望我能夠快快樂樂地來,如果接受不了,不要勉強自己。能說出這樣的話,我聽到了兩層感覺:1,威脅;2,真誠。經過分析,我相信她真誠的成分更大,因為現在的就業形勢這么嚴峻,人家憑什么在我這里浪費時間?就算她們認可我還是有發展潛力的,也不愿意多費口舌吧。
第四次面試,跟HR的VP見面。
很不巧,三面后的第三天我手機欠費了。而我分析我應該會在第三天收到公司的問詢電話。果然,第四天早晨我又接到電話,HR經理說昨天下午打給了我。于是我又去了第四次,VP的面試更厲害,她會問很多看似無關的問題來考核你真實的樣子,是否本質中是好的,合適公司的。我很慶幸我是個內心向上的善良的積極的家伙。再次談到薪酬,我選擇為我的底線而堅持一次。我說,其實我的期望與公司給我的數字差得不多,每年加起來還不到多少多少,我作為市場部的工作人員,如果在每一次的市場活動中都盡力為公司節省費用,一年下來又是多少呢,公司如果能夠滿足我的要求,我會完全開心、努力地開展我的工作,會更加負責肯干,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并且,這點錢對公司來說不算什么,但對于我一名雇員來說,哪怕是幾十塊錢,對我的生存意義也是非常大的。希望公司能考慮我的意見,我是真的很真誠地基于這兩點理由來爭取我的期望薪水的。VP說,之前給你那個數字,是公司統一對待應屆生的標準,并不代表我們不認可你的能力,我們會溝通一下,盡快給你回復的。于是我感謝了她,再一次結束了面試。
等啊等,等的超過了三天,而我馬上要答辯了。答辯前,忽然覺得心里空落落的,想要得到一個明確的結果,安心答辯。無論是成是敗,我都好迅速做出調整。于是我鼓起勇氣主動打了電話,HR經理接的。她說,我的要求被滿足了,她們正在安排我的入職流程。希望我能好好工作,在這里快樂地工作和生活。我激動的無語了,更多的是因為這一段日子下來,公司帶給我的感覺很好,讓我感受到他們是那種你合適就招你進來,完全不管你其他的方面的冷漠無情的企業機器。我想,我將會在這里很開心很努力地開始我的職業生涯,把我初入職場的熱情和干勁,都奉獻給這里了,呵呵。
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紅外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