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聯系國外博士后位置的一點經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05 10:35:24/ 個人分類:科研

      當我們在國內很辛苦的讀完博士,當然都希望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和不錯的報酬,可是博士生找工作卻不好找,而且收入往往與期望相差太遠,那么去國外博士后自然是一種必要的緩沖,無論是在資歷還是在學術上都能帶來一定的積累。那么如何能夠在成千上萬的教授中找到一個給你提供offer的人呢。

      1 首先認真做好paperwork的準備工作,這里的準備工作不是指你要把你的論文作的多好之類 (當然你的實驗如果做的好,發了很多paper,自然更好了), 因為到了要畢業的時候,基本論文已定了。給教授發的材料主要包括一封自薦信和自己的英文簡歷,個人覺的所謂的 personal statement 沒有必要寫的,那是寄托天下的人要做好的事情。

      自薦信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寫好, 往往教授沒有時間看你的簡歷,如果覺的你的自薦信不合口味,他是不會開附件看你的簡歷。自薦信關鍵要做到簡潔明了,不要像新東方的教材寫的那樣絢麗或者是公式化。可以在第一段作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包括專業方向,畢業時間和畢業院校以及指導老師的姓名,還有為什么要投簡歷給這個教授,可以適當的用一個比較夸張的詞說你的學校有多好,你的老板在這個領域多有名氣。畢業時間很重要,教授會根據這個看你是否能和他的課題開始時間match上。關鍵在第二段,你的博士論文作了什么,這里希望能在幾個簡單的句子里把你的工作具體寫出來,到底做了什么,切忌大而空的話,比如說作合成,你如果說我從事了有機合成工作或者說作了天然產物的全合成,這就不夠具體,你要點出具體是什么化合物,這樣別人就有映像,有經驗的一看就知道你具有什么樣的實驗技能了。方向不要多寫,三到四個就可以了,多了好像你無所不能,這一看就是不現實的。第二段也不要太羅嗦,點完工作就可以收住了,如果你有特牛的文章可以簡單提一下,否則也沒有必要在信里列出。第三段,可以簡單介紹一下你會用的儀器,這也很重要,別人從你列的實驗儀器里可以知道你到底見過多大世面 (中科院的博士生顯然比地方院校見過和用過的儀器要多),而且單獨動手能力到底怎么樣,因為國外一般都是要自己上機單獨操作的,不要寫什么自己有多好的身體,有多少體育技能,能歌善舞等等。因為你不是來做學生的,你來了就是工作,工作不需要你有這些能力,甚至連你有團隊精神都可以不用寫,沒必要。最后可以簡單的說我看了你的文章覺的我能夠勝任你的課題組的工作,而且相信你的指導可以讓我得到提高就可以了。最后就是附上兩到三個推薦人的姓名,職稱,電話和email地址就可以了。整封信一定要簡潔明了,突出所做工作。

      然后就是簡歷的準備了,簡歷的風格也是樸實清晰,這里面要把你博士作的工作列出來,而且一定要詳細一些,比自薦信要具體的多,然后切記發表文章列表,所有的文章都要列出來,包括會議論文和不是第一作者的文章,因為國外和國內不一樣,只要有你的名字就說明你做了工作,一篇排名在后的好文章甚至比排名第一的普通文章更可以撈取映像分,在自己名字下面用下劃線或粗體標出。至于影響因子就不要寫了,出來后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老外都不知道影響因子的大小,中國人卻是背的滾瓜爛熟,真是制度的產物阿。

      2 找到合適的教授投簡歷。這就真的是一個繁瑣的工作了。當年我投簡歷的時候,因為專業比較冷,找的頭都要炸了,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比較粗放的方法是從雜志和你讀過的文獻上找,這樣的好處對口,不會投到八桿子打不著的人那里去,缺點是容易遺漏。比較細的方法就是找到所有學校的網站,進去慢慢的搜,美國和加拿大的學校通常網頁做的很正規,很好找,找到學校主頁,搜一下化學系,再找faculty就可以了。歐洲和日本的差一些,特別是日本(當然對于這個變態國家我希望廣大青年不要去,特別是女同胞,雖然錢給的多一些),這就主要靠文獻了,英國有一個網站http://www.jobs.ac.uk/,辦的很正規也很找,基本上全英的工作位置都有了,還有像著名的tiptop等等了。投簡歷要做到大面積撒網,不要不好意思,搭的上就可以仍,做好投一千封的準備,一千封信發出去,一定會有要你的,對于特別專業對口的,更要做到區別對待,自薦信和簡歷都要修改的和那個教授工作異常接近,讓他覺的你一來就可以工作,都沒有辦法據你。印象中沒有發過的,就再發一遍,哪怕實際上你已經發過了。反正是免費的。

      3 選擇合適時機投簡歷。國外的基金一般都在歲末年初的時候下來,聽說德國的在十月份左右,這個時候教授基本就可以確定要不要人了。如果你七月份畢業,心急的話,可以在前一年的十二月份左右發一批簡歷,但是相對來說早了一點,而且別人要過圣誕,所以你不要抱太大希望,權當熱身了,有自然最好,沒有也無所謂。最重要的時候是一月下旬開始的日子,大家休完假,心也收了,開始新年的工作,這個時候一定要密集轟炸,包括已經發過的,每天都堅持發十到二十封,當然發到最后就沒有多少可發的了,但是也要堅持每天發一兩份,最為一種生活習慣,一直到你畢業前(如果還沒有來offer).一個學校的不要在同一天發,可以列兩個文件夾,發過的和沒有發過的,做到心中有數。

      4 耐心等待,這是能否聯系成功的關鍵,一定要記住堅持就是勝利。一般說你發簡歷的兩三天內教授會給你回信,多數是很抱歉,你很優秀,但是我沒有錢沒有位置等等。這種信如果你有時間就回一下,說希望以后他有了錢自己還可以有機會,如果不耐煩連理都不用理。有的教授會說我現在沒有,但是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有位置。這種人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多半是在釣魚,當然信是一定要回的,謝謝人家的回信,還說自己在等待他進一步消息等等。如果過了若干月還沒有位置,可以給這類人重發一遍簡歷。真正有希望的是要你推薦信的教授,這就表明你基本入圍候選名單了,找老板寫推薦信就不用我多說了,唯一想說的是,希望讓老板自己寫,畢竟他們的口氣有時候我們是沒有辦法模仿的。還有的教授就直接和你列的推薦人聯系要推薦信了,或者直接說要你了,呵呵,這樣最爽。來了offer,也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看清他給的條件,薪水還有這個教授自身的水平等等,千萬不要輕易賣身,先拖著,因為可能有更好的 offer在前面等著你呢,這也是需要耐心的。所以還要堅持發簡歷。最后通過權衡比較我相信你會找到一個很好的offer的。

      最后想說的是,有時候歷經磨難還是沒有位置,也不要太難受,其實中國學生都很優秀,老外的博士生水平差的有時候難以想象,沒有人要你,這只能說是那些有眼無珠的教授的損失。而且關鍵是我們付出和行動了,我們努力了,這就可以。而且現在國內經濟好,在國外也不見得是什么好日子,孤單和寂寞還有語言的障礙,心靈的壓抑會一直伴隨著出國的人。在國內的廣闊天地,我們廣大青年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TAG: 博士后國外經驗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10-03-05 11:08:26
    5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10-03-05 11:08:25
    經驗很有用,可以省去很多彎路!謝謝!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