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古今文化結合得最完美的城市
個性十足的海歸博士后孫愛武-“我沒病!”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2-11 14:24:15/ 個人分類:生活
有人說他精神問題、有人鄙視他自甘墮落、有人認為這是行為藝術、更多的人是默默關注,并希望孫博士能有一個好的歸宿。以下是孫愛武博士與記者聊天的原話。
記者:這半年沒試著去找工作?
孫博士:中國科學院我聯系了,中國石油也聯系了,我是從中國科學院出去的,原先研究過石油。
記者:為何都沒成功?
孫博士:我一家5口人,沒有房子怎么安心去工作。作為國家需要的人才,確實有能力的人,總該給我房子吧。一室一廳就可以,即使是小茅屋讓我住也是可以的。錢學森回國的時候,有幢3層的小別墅。
記者:自認為是高級人才,為什么要去擺地攤,有人建議你做翻譯工作。
孫博士:翻譯很簡單,但不是我強項。比如你讓我去燒鍋爐,我不說燒鍋爐工作不好,而是它不適合我。在沒有找到合適工作之前,我就暫時擺地攤來養家糊口。
記者:鄰居送吃的,你為何直接扔到垃圾箱?
孫博士:這些都是過期的,有毒的東西,我不能用。
記者:但是你接受捐款。
孫博士:我美國的同學捐款給我,我不接受捐款就要餓死了,我很樂意接受。
記者:聽說你在美國接受了強制治療?
孫博士:去看看錢學森的經歷,我在美國所受的遭遇和他一模一樣,唯一的不同就是,人家回國后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接見。
記者:有人說你患了被迫害妄想癥?
孫博士:我沒有。誰說我患過這種病?我說你有病你高興嗎?我不和你談病的問題,你不是醫生,得病是我的隱私。有人說我生病,那是謠言。
記者:您在美國從事什么工作?為什么選擇歸國?
孫博士:就是做一些基礎性的化學研究。我也沒有選擇回國啊,就是回國來看看,我走的時候還是請了一個月假走的。后來回來這個、那個事情就耽誤到了現在。
記者:那您打算在哪兒發展?還計劃回美國嗎?
孫博士:這個現在不好說。美國也不是說回去就能回去,還要有簽證等各方面的情況。
記者:如果在國內發展,什么樣的工作能令您滿意呢?
孫博士:我搞化學都20多年了。我能干什么,就是當博導、研究員。能給我建立一定水平的實驗平臺,能讓我帶課題,搞研究唄。
記者:那待遇方面呢?
孫
博士:我這個人一直沒有什么奢求的。但是我有老婆孩子,我有三個孩子,我們全家從來沒有分開過,我們要在一起啊。首先要給我一套大房子,有一定的安家費
吧,這是一大筆。至于每個月,我就要求很少了,兩三萬,三五萬人民幣夠花就行了,如果就給我萬八千元,也不夠生活啊。
記者:1萬元應該夠吧?
孫博士:別人可能都夠。但是我不行啊,我總是丟東西,丟錢。每天丟個一二百元很正常。而且還有人找給我假幣,我有各種版本的假幣,我都留作收藏了。
記者:您目前選擇的擺地攤兒的方式,能賺到錢嗎?
孫博士:我擺攤兒也不是為了賺錢,我回國了,沒有工作,人總要找個事情來做嘛,所以我才擺地攤的。
記者:但是每天風餐露宿的,和您在美國的生活差異也很大吧?天這么冷了,您晚上住哪兒呢?
孫博士:我在美國生活條件還是挺好的,也有暖氣啊,有房子啊。當然和這種情況沒法比了,從來沒有遭過這份罪啊……現在,我就住住小旅館,但是旅館的條件差,“有毒”,我換了多少個了,也不行。我這段時間住旅館都花了4000多元了。
記者:為什么不住親戚家?或者租個房子?
孫博士:他(大舅哥)家房子也小,我們全家怎么住得下,再說那也不是長久之計啊。而且我(對房子要求高,有異樣的氣味絕對不能忍受)住旅館,換了那么多都不成,要是租一個房子,發現不行,人家也不給退押金,更賠。
記者:那你的家人怎么辦?
孫博士:說的是啊,我在美國也壓力大,但是我們全家一起啊。我覺得全家一起是最重要的。這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我和我老婆孩子都分開兩個多月了。我找了工作,當然就要把他們都接過來,一家人在一起,我們從來沒有分開過這么久。

孫愛武的家
38
歲的孫博士本科畢業于南開大學化工專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博士、密歇根大學博士后,在《科學》雜志上發表過論文。半年前,他回國未找到工作,在北京海淀
五道口一農貿市場擺地攤為生,靠煮土豆、紅薯充饑。因無力撫養,一個不滿周歲的兒子被未成年保護中心收容。他的妻子也是美國研究生畢業。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博士后孫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