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寫作是一種思維方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09 14:57:03/ 個人分類:人生感悟

      寫作當然是寫思考的東西,但它不僅僅是打字機的輸出,也是思考的延續,因而是思考過程的一部分,不過方式不同而已。

      據霍金的朋友Kip Throne回憶,老霍因為ALS(一類運動神經元疾病的總稱)喪失了動手能力,逐漸練出了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以直覺的思維圖像和符號取代紙上的圖畫和方程。有時候,他的思維圖景比書面的東西更有力(當然有時候也不大得勁兒)。反過來,我們不如霍老師聰明,也沒工夫去學他那套功夫,沒本領讓圖形和公式像國慶的游行隊伍那么有序而多彩地浮現在腦海里,那就只好把它們寫出來,然后在紙上操練。腦子想不出的東西寫出來了,寫延續了思的過程,擴展了思的活動空間。大自然讓我們有頭腦和雙手,不但要分工,更要協作,寫作是最好的心手協作方式——這個本領動物不會,我們千萬不要浪費。

      寫作從來不是“寫”的動作那么單純。近日看一本新來的不太新的書,Art Lessons: Meditations on the Creative Life(by D. J. Haynes, Westview Press, 2003),里面有一堂課講,從Austine到Russell到Henry Miller,都說過寫作塑造自我(writing helps produce the self)。Miller還說,通過寫作來發現(find out)自己所想的。看呀,他不說讓寫作表達思想,而說通過寫作發現思想。那么寫作自然是思維的過程了。不寫的時候覺得想了很多,寫起來才發現想的東西原來不是那么回事兒;越寫越脫離原來的想法——小說家都知道,筆下的角色不是他能控制的,而是文字流自然形成的。這在視覺藝術里,是最尋常不過的事情;在文字的世界,也是一樣的。像東坡說的,文字“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民師書》)換句話說,文字過程是思維過程的外現,是三維腦海里的暗流在二維的紙面上自由流淌。腦海里的暗流是混沌的湍流,紙上卻是規則的層流,我們無奈湍流何,把握層流還是可能的吧?

      那就拿起筆來,把腦子里的混沌都寫出來吧。


    TAG: 寫作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10-01-11 10:40:09
    5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