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生物基本實驗技術、細胞生物學、微生物、植物學、遺傳學等相關實驗操作、儀器使用、試劑、注意事項等等。請大家多多指點,記得給我評論哦!
科研生物鏈:體制外的觀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0-13 16:00:32
暫且不論國際上的大獎,諾貝爾好像奧斯卡,中國人想沾邊非常難,即使“末代皇帝”也是老貝導、旅美華人演的;到是“臥虎藏龍”有些特點,老外不熟悉的中國文化,再加導演長期被壓制的生活感悟,還有“飲食男女”那樣的交叉文化鋪墊。就論論中國的科研獎勵,也是我觀察到的塵埃,是否折射大多數,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在國內核心科研,首先,選擇一個不錯的科研方向,盡量回避體制,因為體制的方向被中專、至多是碩士生牢牢控制;一但獲得不錯的方向之后,每走一步一定要仔細和堅決:包括對方向、對自己的信心!毫無疑問,項目出落得有些模樣,肯定有合作方出現,這個合作方一定要高過自己;如果合作進行得順利,一定有漂亮、意料之中的結果:項目就結束了,不要期望真正獲得什么。上述過程都在體制內進行,顯然體制頒布的大獎唾手可得:即使尋常百姓也是這樣,對面上水平相當的項目,熟悉的好處多些。從這刻,中國科研的生物鏈開始被公開。
頒獎本質上就是一個質疑的過程,因為頒獎者不熟悉、不了解研究!質疑或者探究科研過程從兩個方向進行:一是專家,一是面下的項目組成員。對專家而言,見多識廣,是好是差,到什么程度,基本上和體制合拍;對項目組成員,做細致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工作量、創新量、思考量顯然有各自的角度。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體制內的大獎,碩士實現就足夠了:做完項目在攻博的幾年時間里,更堅定了這個想法。邊修學分,邊在實驗室(這個實驗室給與我很多的關心和溫暖,和博士后實驗室一樣)觀察的時候,得到這樣的結論:幾乎認為碩士實現的項目底層代碼是從大學購買再附加到某個項目組成員的!可是待到和巴基斯坦有交叉的時候,發現賣給巴基斯坦的底層代碼也那么類似,難道中國賣給巴基斯坦,另外層面又從海外再次購買?到了SCI
的層面,恍然大悟:這樣的買來買去,給大學實驗室一些掙錢的機會,學生實現的空間;給體制內的項目組一些獲獎的機會,給人民幣一些流動的去向;即使不用大學這個端口,底層實現也一定類似:本質上都是某個學科小的中間件,操作系統、商業化在開放網絡上到處都有;大多數是下載一些開放代碼,稍作修改;專業設備、專業驅動進行購買,國內研究所、大學開發的項目,大家都明白水平和限制。
到這里就可以清晰了,國家、內部的各類大獎都可以用錢財量化,如果不量化是對別人工作的不尊重;開放網絡上的代碼,也是同行之間溝通的方式,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更廣的應用、造福更多的人群!獲得大獎的人,心里肯定更有數,即使存在即合理,也逃不出真實水平的公開展示;國內大獎是國內核心的事,只要是工作過的博士,一定都經歷過這個階段;介紹一下中國科研的生物鏈
(估計很多國家都是這樣),正視自己的水平,走好下一步!
[] 我是某個科研塵埃里,開始把某個項目收拾得比較體面、使人愿意合作的那個角色;而且合作完之后,再加些引人注意的時髦軟件、美化項目的一個成員 ——
科研涉及利益,不那么美好,也不那么丑陋。
[] 博士在中國實現“學而優則仕”,比較符合人口大國的環境。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科研生物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