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發酵食品中的有害物質。目前氨基甲酸乙酯的污染,被認為是食品中繼黃曲霉毒素之后的又一重要問題。在20世紀70至80年代,世界各國學者先后又在蒸餾酒、白蘭地、威士忌、醬油和面包等發酵飲料喝食品中檢測到了氨基甲酸乙酯。這些發現引起了各國政府對發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重視,世界衛生組織也提議規定酒類飲料中氨基甲酸乙酯的限量標準。...
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這種物質的危害性,國際上現行的氨基甲酸乙酯的檢測方法是氣質聯用檢測法[6],我國目前對醬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限定及檢測方法尚無標準,本研究以固相萃取結合GC/MS建立一種使用外標法來測定市售醬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的方法,為貴州地區市售醬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限定作一定參考。? ...
一、來源:本品為對氨基苯甲酸乙酯,按干燥品計算,含C9H11NO2不得少于99.0%。 二、性狀: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遇光色漸變黃。 本品在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在脂肪油中略溶,在水中極微溶解。 三、熔點:本品的熔點(通則0612)為88~91℃。 ...
【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檢測方法 GC-MS法-GB 5009.223-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測定】 氨基甲酸乙酯被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于2007 年評定為2A 類對人類可能的致癌物,目前氨基甲酸乙酯的污染,被認為是食品中繼黃曲霉毒素之后的又一重要問題。...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